第五章:精心謀劃,迎取機遇 機遇垂青有準備的人
本節關鍵觀點:
?準備和失敗是成反比的,你越輕視準備,失敗就會越重視你。要抓住機遇,就要早日做好準備。
從前,有個獵人外出打獵,人們勸他裝上子彈,他卻大為惱火:“廢話,打獵的地方還遠著呢,裝一百發子彈也來得及!”走著走著,就見一大群野鴨密密地浮在水麵上。此時放槍,準能收獲不小。可惜,就在他匆匆忙忙裝子彈時,野鴨有了警覺,飛得無影無蹤了。
機遇在很多情況下都是以偶然的形式出現的,因而隻有那些有充足準備的人才能及時利用機遇。沒有充足的準備,“偶然”便無濟於事。獵人失去了獵物,原因就是沒有做好打獵的準備。
中國有句古話:台上一分鍾,台下十年功。這句名言就是說明了平時準備的重要性。的確,沒有一雙足夠敏銳的眼睛,就看不到擦肩而過的機遇;沒有足夠的知識準備和能力素養,就捕捉不到稍縱即逝的機遇。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鍛煉才能擁有。如果你想抓住身邊的機遇,不妨先做一個有準備的人。
有一位著名的老教授準備在學生中招一名助手,學生們都非常想得到這個機會,紛紛踴躍報名。因為他們都是很優秀的學生,可名額卻隻有一個,教授也不知如何取舍。於是,他給學生出了一道非常簡單的題:如果我下次再來時,誰將自己的課桌收拾得幹淨整潔,誰就會得到這個職位。
老教授離開後,每到星期三早上,所有學生一定會將自己的桌麵收拾幹淨。因為星期三是老教授例行前來拜訪的日子,隻是不確定他會在哪個星期三來到。
其中有一個學生的想法和其他學生不一樣。他一心想得到老教授的垂青,生怕教授會臨時在星期三以外的日子突然來到。於是,他每天早上都將自己的桌椅收拾整齊。但是往往上午收拾妥當的桌麵,到下午便又淩亂起來。他又擔心教授會在下午來到,於是又在下午收拾一次。盡管這樣,他想想還是覺得不妥,如果教授在一小時以後出現,仍會看到他淩亂的桌麵,便又決心每小時收拾一次。到最後,他想到若教授隨時會到來,仍有可能看到他的桌麵不整潔。終於,這個學生想清楚了,他必須時刻保持自己桌麵的整潔,隨時歡迎教授的光臨。
一個月後的某一天,老教授不期而至,這個學生如願以償地獲得了那個職位。
從上例中我們可以得知,機遇對於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但是它總與沒有做好準備的人擦肩而過,而總是被準備好的人所抓住。
有很多人喜歡怨天尤人,總埋怨自己命運不濟,“為什麼我的命這麼不好,而別人的命這麼好啊?”看到別人升職,他們就會說“憑什麼是他不是我”;看到別人加薪,他們就會說“憑什麼他拿那麼多,而我拿那麼少”。其實,他們看到的隻是表麵的東西,而沒有看到別人在工作的付出和努力——別人憑的就是你沒有看到的努力。
古人說:“欲工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收割,先要準備好鐮;想過河,先要準備好船;欲捕魚,你得先結好網;要戰鬥,你得先磨亮你的刀槍。其實命運也好,機遇也罷,對每個人都是相等的,隻是她常常眷顧那些孜孜以求、早有準備的人。
萊斯?布朗和他的雙胞胎兄弟出生在邁阿密一個非常貧困的社區,出生後不久就被幫廚女工梅米?布朗收養了。
由於萊斯非常好動,又含含糊糊地說個不停,所以他小學就被安排進一個專門為學習有障礙的學生開設的特教班,直到高中畢業。畢業以後,他成了邁阿密灘的一名城市環衛工人。但他卻一直夢想成為一名電台音樂節目主持人。
每天晚上,他都要把他的晶體管收音機抱到床上,聽本地電台的音樂節目主持人談論搖擺樂。在他那間狹小的、破損的房間裏,他創建了一個假想的電台——用一把梳子當麥克風,他念經一般喋喋不休地練習用行話向他的“影子”聽眾介紹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