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借力打力,巧用機遇 歪打也可正著(1 / 2)

第九章:借力打力,巧用機遇 歪打也可正著

本節關鍵觀點:

?歪打正著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機緣巧合的結果,並能帶來一些出乎意料的收獲。

19世紀80年代,在美國佐治亞州亞特蘭大市有一家藥店。老板約翰?龐巴頓是個業餘藥劑師,閑來總好擺弄實驗用的玻璃器皿和各種藥水,希望能發明一點新藥劑。

頭疼病是當叫人們常犯的一種疾病,他便著力於頭疼藥水的研究。經過多次試驗,這種用古柯葉、可拉果、蔗糖、食用油和香精等配成的健腦藥水煉製出來了。他用“古柯”和“可拉”這兩個詞的諧音,為這種淺棕色的液體取名“可口可樂”。作為一種新型治頭疼藥水,可口可樂受到患者的歡迎,但它畢竟是一種藥劑,銷售量是微乎其微的。

1886年5月的一天,一個頭疼病人來到藥店,要求給他一杯可口可樂藥水服用。店員稀釋這種藥水時,一時疏忽,錯把蘇打水當成冷開水摻了進去。那位患者不明就裏,舉杯就喝,隻覺渾身暢快,連聲喊道:“你今天的可口可樂藥水真是太棒了,味道簡直妙極了!”

龐巴頓聞聲從裏屋出來,呷了一口杯中所剩藥水,也覺得味道與往常不同,確實妙不可言。他問清事情的經過後,便決定以新配方配製可口可樂。那顧客意猶未盡地又痛飲了一杯。

在他的宣揚下,很多顧客接二連三地跑來要求品嚐這種特殊風味的藥水,有的幹脆就把它當做日常飲料來飲用。一個店員工作中心不在焉的一次失誤,竟帶來了奇跡,可口可樂就此發跡,從一種藥劑魔術般地變為人見人愛的飲料。

約翰?龐巴頓本是想發明一種新藥劑,然而卻因為一次意外事件,歪打正著之下竟發明了人見人愛的飲料,得到了出乎意料的收獲。

歪打正著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機緣巧合的結果,但是卻是人們創造發明的重要來源。

相傳很早以前,杏花村一帶的酒坊每年都要舉行一次酒會。酒會這一天各大小酒坊的老板都把自己作坊裏當年釀出的新酒抬一壇來,讓大家品嚐,排出名次。

當時杏花村附近有家“王記酒坊”,每年釀出的酒在酒會上榜上無名,老板有些心灰意冷。這一年又要開酒會了,王老板無心爭名次,但也想去湊湊熱鬧,於是自己先走一步,叫倆夥計隨便抬一桶去應付。

這天天氣特別熱,倆夥計抬著酒壇子無精打采地往前趕。到了中午時分,兩個夥計被曬得大汗淋漓,嗓子眼幹得都冒煙了。兩個人一合計,決定歇一會兒,喝點水再走。他們放下壇子東瞧瞧西望望,可是前不著村後不著店,別說人家了,就連一條小水溝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