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愛發癡,癲狂益早治(1 / 1)

寶玉愛發癡,癲狂益早治

每一個讀《紅樓夢》的人,都想弄明白賈寶玉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眾說紛紜,每一個人都有自己心中的一個寶玉。賈寶玉第一次出場,是在第三回,也就是黛玉進賈府的時候。寶玉第一次亮相可謂光彩照人,書中是通過林黛玉的眼睛來對寶玉進行描述的:忽見丫鬟話未報完,已進來了一位年輕的公子:頭上戴著束發嵌寶紫金冠,齊眉勒著二龍搶珠金抹額;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紅箭袖,束著五彩絲攢花結長穗宮滌,外罩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登著青緞粉底小朝靴。麵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曉之花,鬢若刀裁,眉如墨畫,麵若桃瓣,目若秋波。雖怒時而若笑,即 時而有情。項上金螭瓔珞,又有一根五色絲滌,係著一塊美玉。

如此漂亮的一個公子哥,其性格又是怎樣的呢?說到他的性格,人們總要提到寶玉身上有許多脂粉氣,像個女孩子,缺少男性的陽剛之氣等等。他的秉性溫柔,對女兒的體貼,以及待人接物等,無不透出女性的氣質。但寶玉身上的女性氣質,從後來的文中可以看出,這是與他對女兒的崇拜有著直接的聯係,而不是什麼病態的心理。

賈寶玉在賈府中是個極為特殊的人物,被視為賈府的“命根子”。因此常做出一些不合時宜的舉動來,如發癲發癡便是其中的兩項。在《紅樓夢》第三回寶玉初見黛玉時,寶玉又問黛玉:“可也有玉沒有?”眾人不解其語,黛玉便忖度著因他有玉,故問我有也無,因答道:“我沒有那個。想來那玉是一件罕物,豈能人人有的。”寶玉聽了,登時發作起癡狂病來,摘下那玉,就狠命摔去,罵道:“什麼罕物,連人之高低不擇,還說‘通靈’不‘通靈’呢!我也不要這勞什子了!”嚇的眾人一擁爭去拾玉。賈母急的摟了寶玉道:“孽障!你生氣,要打罵人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寶玉滿麵淚痕泣道:“家裏姐姐妹妹都沒有,單我有,我說沒趣,如今來了這們一個神仙似的妹妹也沒有,可知這不是個好東西。”賈母連忙哄他,最後親與他帶上。寶玉才聽話重新帶上。由此可見這寶玉也不是一個什麼溫順的人物。

在第五十七回“慧紫鵑情辭試忙玉,慈姨媽愛語慰癡顰”中,紫鵑告訴寶玉,說黛玉要回南麵去了,寶玉聽說後呆呆的,一頭熱汗,滿臉紫脹。襲人見了這般,慌起來,隻說時氣所感,熱汗被風撲了。無奈寶玉發熱事猶小可,更覺兩個眼珠兒直直的起來,口角邊津液流出,皆不知覺。給他個枕頭,他便睡下;扶他起來,他便坐著;倒了茶來,他便吃茶。眾人見他這般,一時忙起來。王大夫看後說:“世兄這症乃是急痛迷心。古人曾雲:‘痰迷有別。有氣血虧柔,飲食不能熔化痰迷者,有怒惱中痰裹而迷者,有急痛壅塞者。’此亦痰迷之症,係急痛所致,不過一時壅蔽,較諸痰迷似輕。”一時,按方煎了藥來服下,果覺比先安靜。後來賈母又命將祛邪守靈丹及開竅通神散各樣上方秘製諸藥,按方飲服。次日又服了王太醫藥,才漸漸好了起來。

那麼寶玉為什麼老是發癲發癡呢?從現在看來,寶玉的發癲發癡應該是屬於現在的精神病範疇。精神疾病是指在各種生物學、心理學以及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大腦功能失調,導致認知、情感、意誌和行為等精神活動出現不同程度障礙為臨床表現的疾病。如上麵說到寶玉聽說黛玉要回去後,“便如頭頂上響了一個焦雷一般”,沉浸在黛玉要回去的思念中,從而出現精神障礙,導致疾病發作。中醫認為此證乃屬於“鬱證”、“癲狂”範圍,多為肝氣鬱滯,所願不遂,或痰熱阻滯,清竅神蒙,或心肝血虛,心神失養所為,當以疏肝解鬱、清熱化痰、養心安神為治。所以王大夫看後,說寶玉是“急痛迷心”,“亦痰迷之症”,給予化痰通竅治療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