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安息日,他覺得手癢,很想去揮杆,但猶太教規定信徒在安息日必須休息,什麼事都不能做。這位長老終於忍不住,決定偷偷去高爾夫球場,想著隻打九個洞就好了。

由於安息日猶太教徒都不會出門,球場上一個人也沒有。因此長老覺得不會有人知道他違反規定。

然而,當長老在打第二洞時,卻被天使發現了。天使生氣地到上帝麵前告狀,說某某長老不守教義,居然在安息日出門打高爾夫球。上帝聽了,就跟天使說,會好好懲罰這個長老。

第三個洞開始,長老打出完美的成績,都是一杆進洞。

長老興奮莫名,到打第七個洞時,天使又跑去找上帝:“上帝呀,您不是要懲罰長老嗎?為何還不見有懲罰?”

上帝說:“我已經在懲罰他了。”

直到打完第九個洞,長老都是一杆進洞,因為打得太神乎其神了,於是長老決定再打九個洞。

天使又去找上帝:“到底懲罰在哪裏?”上帝笑而不答。

一直打完第八洞,成績比任何一位世界級的高爾夫球手都優秀,把長老樂壞了。

天使很生氣地問上帝:“這就是您對長老的懲罰嗎?”

上帝說:“正是!你想想,他有這麼驚人的成績,以及興奮的心情,卻不能跟任何人說,這不是最好的懲罰嗎?”

沒有人分享的人生,無論麵對的是快樂還是痛苦,都是一種懲罰。

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個社會裏,人類生存的需要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必須是相互依存的。你關心了別人,別人也會關心你。當你為別人做了好事時,你會有一種由衷的快感和心靈的慰藉,而同時又贏得了別人的敬慕。

從前有個國王,非常疼愛他的兒子,總是想方設法滿足兒子的一切要求。可即使這樣,他的兒子也總是整天眉頭緊鎖,麵帶愁容。於是國王便懸賞尋找能給兒子帶來快樂之人。

有一天,一個大魔術師來到王宮,對國王說有辦法讓王子快樂。國王很高興地對他說:“如果你能讓王子快樂,我可以答應你的一切要求。”

魔術師把王子帶入一間密室中,用一種白色的東西在一張紙上寫了些什麼交給王子,讓王子走入一間暗室,然後燃起蠟燭,注視著紙上的一切變化,快樂的處方會在紙上顯現出來。

王子遵照魔術師的吩咐而行。當他燃起蠟燭後,在燭光的映照下,他看見紙上那白色的字跡化作美麗的綠色字體:“每天為別人做一件善事!”王子按照這一處方,每天做一件好事。當他看見別人微笑著向他道謝時,他開心極了。很快,他就成了全國最快樂的人。

俄國詩人涅克拉索夫的長詩《在俄羅斯,誰能幸福和快樂》中寫道:詩人找遍俄國,最終找到的快樂人物竟然是枕鋤瞌睡的農夫。是的,這位農夫有強壯的身體,能吃能喝能睡,從他打瞌睡的眉目裏和他打呼嚕的聲音中,便流露出由衷的開心。這位農夫為什麼能開心?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知足常樂;二是勞動能給人帶來快樂和開心。正是因為農夫付出了能讓別人快樂的勞動,所以他才能成為最快樂的人。付出最多的人,往往獲得的也最多。

在社會交往的過程中,擁有與人分享的良好心態,才能得到他人的幫助。朋友,把你的快樂和幸福與別人分享吧。你分給別人的快樂越多,你獲得的快樂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