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講完他的故事後,深深地歎了口氣感慨道:“上帝真是公平的,他不但把黴運給了那個女孩兒,也把好心情給了她!”

其實掌控心靈的,不是上帝,而是自己。世上沒有絕對幸福的人,隻有不肯快樂的心。

釋迦牟尼說過:“妥善調整過的自己,比世上任何君王更加尊貴。”由此可知,“妥善調整過的自己”,比什麼都重要。

快樂是自己的事情。我們可以隨時調換手中的遙控器,將心靈的視窗調整到快樂頻道。

快樂是自己的事情。我們必須掌握好自己的心舵,使它駛進快樂的港灣。

創造快樂的心態

很多人都認為,快樂是上天賜予的,自己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沒有受到上蒼的眷顧。而事實卻並非如此,快樂有時候是可以創造的。同樣的問題,如果樂觀積極地朝著好的方麵想,快樂就會被我們自己創造出來。

有一個小男孩兒,一次長跑比賽後回到家裏。父親看他很高興,就問:“你是不是得了第一名?”他說:“沒有啊,我得了第二名。”父親很奇怪:“得了第二名為什麼還這麼高興?”小男孩兒回答說:“爸爸,你知道嗎,那個第一名不知道被我追得有多慘!”

這就是那個小孩兒的心態。如果我們每個人都用如此心態追求成功的話,有對手已經跑在我們的前麵又有什麼關係?

有個叫麥克的年輕人,在地裏勞作時挖出了一大塊金子。他高興地抱著金子回家。

在路上,麥克遇到了一個騎馬趕路的生意人。麥克發現生意人騎的那匹馬是良駒。他想:“如果我擁有這匹千裏馬,該是何等快樂的事情啊!農閑之餘,我就能騎著它在空曠的田野裏快樂地奔跑。”於是,麥克用金子換下了生意人的那匹馬。

然而,麥克騎著馬才走了一段路,那匹馬絆了一跤,把騎在馬背上的麥克摔了下來。他的左手著地時蹭破了一塊皮。

麥克邊撫摸著傷口邊想:“騎馬太危險了,還不如用馬換頭奶牛。這樣妻兒每天都有鮮牛奶喝,一家人該是多麼快樂啊!”

麥克果真用馬換了一頭奶牛。

接下來,麥克繼續與別人交換著他認為更好的東西。他用奶牛換了一隻山羊,用山羊換了一隻雞,後來他又用雞換了一把斧頭。

現在,麥克的腰裏別著一把斧頭,走在回家的路上。他想:自己是多麼的幸福呀!農閑的時候,上山砍柴賣,還能補貼家用呢!

這時,麥克感覺到有點口渴,他來到路邊的水井旁喝水。當他跪在井邊用手捧起水時,別在腰間的斧頭掉進了水井裏。

麥克一點兒也沒有惋惜。他甚至覺得腰間沒有了斧頭,自己在路上走得更快,更輕鬆。於是,麥克無比快樂地回到了家裏。

許多人在讀完這則故事後,總是想,如果我是麥克,我肯定後悔懊惱死了,還有何快樂可言啊!的確,如果這樣想,你就隻會感到痛苦。但麥克卻不是這樣,他總是往好的方麵去想,懂得怎樣為自己創造快樂。

有什麼樣的態度,決定你有什麼樣的人生。事物的本身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之分,但有積極與消極之分。擁有創造快樂的積極心態,就一定會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