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黃帝內經》是中醫體質認識的源頭(1 / 1)

前言:《黃帝內經》是中醫體質認識的源頭

中醫很早就意識到體質直接關係到人的健康狀況和生命質量,因此自古以來就非常重視體質。

中醫治病的精華是重視個體差異,辨證施治,而精華中的精華就是“治未病”,也就是養生保健,把疾病扼殺在萌芽狀態。想要做到“治未病”就要把握人的體質。那麼究竟什麼是體質呢?人的體質為什麼跟養生有如此重要的關係呢?所謂體質,就是指人的生命過程中,在先天稟賦和後天獲得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在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物質代謝和性格心理方麵,綜合的、固有的一些特質。

體質由四個方麵組成: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物質代謝、性格心理。這四個方麵可以高度概括為:形和神。形指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有形態結構的物質部分,比如肌肉、骨骼、五髒、五官、皮膚、毛發、血脈等。神指的是人的功能活動、物質代謝過程以及性格心理精神,比如心跳、呼吸、吸收、消化、排泄、性格特點、精神活動、情緒反應、睡眠等。形神兼具就形成生命,形神和諧人就健康,形神不和人就生病,形神消失人就死亡。

人的一生中,體質有其相對的穩定性,但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它能夠在一定的範圍內發生變化。正因為體質是可變、可調的,所以才能通過養生使人的體質向好的方麵轉化。應該說明的是,養生並不是針對原本的體質,跟它抗衡,而是順應體質的穩定性,放大它的優點,改善它的缺點。體質決定了人的健康情況,決定了人對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決定了人生病之後的反應以及治療效果,所以體質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黃帝內經》是我國醫學寶庫中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它的內容博大精神,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仔細研讀的醫學知識手冊。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講道:“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意思是說,在疾病出現苗頭之前,就從根源上斷絕它的產生。這也是中醫的治病理念,而這個“根源”就是我們俗說的體質。

有些人喝涼水也長膘,而有些人整天喝油都不肥,有的人動不動就生病,而有的人好像百病不侵。這些生活中的常見現象,其實多半是由於每個人的體質差異造成的。現代人都講究養生,但鋪天蓋地的養生專家、養生書籍、養生節目卻讓人頭昏眼花,失去方向。究竟應該聽誰的?到底哪種養生方法適合我?我是應該補陰,還是應該補陽?是應該多運動,還是應該多休息?是食療好,還是穴位按摩好?其實,最好的醫生就是自己,隻要弄清自己屬於什麼體質,自然就知道應該怎樣去養生了。那麼,什麼是體質?體質一般分為幾種?一個人的體質是如何形成的?我們如何養護自己的體質?

在《黃帝內經?靈樞?通天》中,按人的性格、心理、精神在生理範圍內的偏陰偏陽,認為“蓋有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平和之人。凡五人者,其態不同,其筋骨氣血各不等”。這裏把人的體質分為太陰、少陰、太陽、少陽和陰陽平和等五種類型,現在看來,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人的體質按照形態結構、生理功能、物質代謝、性格心理的不同,可以分為陰虛、陽虛、氣虛、濕熱、痰濕、血瘀、血虛、氣鬱、寒濕、風質10種體質。體質不同的人,在生活習慣、脾氣秉性、生病狀況都是不同的,中醫一向講究辨證治療,就是不同的人,同一種病,治療的方法也不一樣。因此,對症下藥的時候,一定要先了解病患者的體質。不然,不但不會治病,反而會加重病情。

疾病隻是生命中不和諧的音符,它是從哪裏產生的呢?就是從不好的體質、偏頗的體質中來。隻有從體質著手,才能徹底了解病源,治標又治本。

此書按照人群的10種體質劃分章節,每個人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相對應的體質特點,從而進行防病治病。書中還從各個體質的主要特點入手,逐一講述每種體質的形成原因、主要表現及易感疾病,幫助人們認識自身是何種體質,並從飲食、生活起居、精神、藥物、經絡調養等方麵告訴人們,根據體質來養生,才是真正的養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