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沒有規劃的企業沒有未來——戰略管理 5.有目的地放棄是一種戰略規劃(1 / 2)

第3章 沒有規劃的企業沒有未來——戰略管理 5.有目的地放棄是一種戰略規劃

【德魯克箴言】

企業的任務是創造財富。

德魯克認為,有計劃、有目的地放棄陳舊的和無回報的東西,正是成功地追求新的和有高度希望的東西的前提。首先,放棄是通向創新的關鍵——既是因為它解放了必要的資源,又是因為它刺激了對將要代替陳舊事物的新生事物的追求。因此,推進與放棄這兩個領域是相輔相成的,應該得到同等優先。

對於企業來說,需推進的優先事項是很容易識別的。應該推進的領域是那些如果取得成功,其成果將數倍於成本的領域。舉例說,應該得到優先的典型的成果區域有:明日的贏利產品、被冷落的產品、為未來代替今日的贏利產品所需做出的開發努力、重要的新知識和新營銷渠道等。

對一般企業來說,向高潛力領域提供資源是很少會供給過頭的。因此,重要的不是分配給這種區域的預算是否過大了,而是要取得成果,預算是否同時,要放棄的對象一般也是相當明顯的。包括滿足管理者虛榮心的投資、不合理的特色產品、不必要的支援活動以及不需做出大的努力就可以消除的浪費等。昨日的贏利產品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放棄對象,因為它正在為企業帶來正的利益,但是在不久的將來可能會成為引進明日的贏利產品並取得成功的障礙。因此企業應當主動地將其慢慢放棄,而不要等到它已經成為失敗產品時再進行被動決策,這時企業可能已經蒙受了非常大的損失。

但對於企業來說,即使是能夠識別這些放棄的對象,每一項放棄的建議都會遭到反對。反對者會提出各式各樣的借口來挽救這些應當放棄的對象,在很多情況下,他們會說:“我們必須發展,我們容不得萎縮。”但實質上這是對發展的一種誤解,發展畢竟是成功的結果,是提供市場所需、所購和所支付的產品的結果,是有效地利用經濟資源的結果,是賺取企業擴展和應付未來的風險所需的利潤的結果。

處於擴張經濟中的一個企業管理層需要有發展的意識。但是,發展意味著利用機會,而不是盲目地擴大規模,這種規模是不可靠的,而且是非常危險的。隻要企業集中於做正確的事情,規模的擴大隻是指日可待之事。

美的集團董事局主席何享健曾表示:“我們不朝多元化方向發展。我們目前還沒有具備多元化的能力,成功的把握較大的依然是白電行業。美的要健康、穩定、瀟灑地發展。寧願走慢兩步,也不能走錯一步。”

何享健認為,低調務實、清醒冷靜、隨時準備對自己說“不”的品格,曾幫助美的平安涉過無數險灘,也是將美的做成“百年老店”的核心企業文化精神。何享健說:“美的成功的一點,就在於對經營理念的清晰把握,從不亂搞多元化。一來搞多元化的企業,成功案例不多。二來美的暫時還不具備搞多元化的能力。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關的就明確要集中資源做專業化的白色家電市場。這是我們做強的關鍵因素。”

何享健說:“早些年,很多人動員我去搞黑電、搞手機,我從不動心。如果當初貿然進入彩電、手機業,我們現在肯定會失敗。”“中國的市場需求很大,能做好白色家電就已經很不容易,何況白電市場還有很大的蛋糕。未來美的還將繼續咬定白電市場不動搖,所有的收購兼產都將圍繞白電業務,把規模做大,把產業做大,把區域布局得更合理,這樣我們成為白電龍頭成功的把握性才可能更大。”

看好白色家電市場前景的美的開展了大規模的並購活動。華淩、榮事達、小天鵝……十餘起大手筆收購,全部克服水土不服的怪圈起死回生,且圍繞美的主品牌,生龍活虎。美的至今十餘起並購項目,涉及數十億元的投資,但收購一個成功一個,放眼廣東甚至全國都是沒有的,對此何享健很自豪。不盲目多元化,集中資源做專業化的白色市場,使這隻東方“神鹿”依然以穩健的步伐向前奔跑。

核心競爭力於企業,猶如心髒於人,非常重要,是決定企業生死的關鍵。一個人如果具有強於別人的核心優勢,他就可以做到出類拔萃,企業也是如此。企業要在同行業中居於龍頭地位,就要具備同行業其他企業根本無法仿效,或是遠不能及的優勢。

廈門森迪爾康體休閑設備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生產實木浴室櫃、實木櫥櫃門和木製浴桶、桑拿泳池設備的民營公司。經過7年多的持續發展,公司已擁有一支高素質的集設計、生產、銷售、服務為一體的專業隊伍,產品暢銷國內外,公司創立的“薩比娜”、“SABINA”品牌在全國衛櫥市場形成良好口碑,被評為“福建浴櫃市場優秀品牌”、“福建浴櫃出口名牌產品”及“中國綠色環保產品”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