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天,陽光明媚,正是出遊的時間。
劉修穿著幹淨普通的長衫,早早的出了州牧府,往城外走去。魯肅離開襄陽後,劉修又見了劉表一次,然後就再也沒有見到劉表。這期間,劉琮不知怎的,一直沒有來找麻煩。
劉修樂得清閑,按照自己的計劃,每日練武強身、讀書習字。
出了城,劉修往鹿門山行去。
在劉修的記憶中,鹿門山是龐德公、司馬徽等人隱居的地方。他去鹿門山遊玩,如果運氣好碰到了龐德公或者其他人,便可以拉進一下雙方的關係。
出城了走了不到五裏山路,途徑一處村莊時,劉修見村口聚集了好幾十人。
“小心點,小心擺放,別碰到傷腿。”
“都不要亂動,痛也不能亂動,把受傷的人全部平放。”
渾厚儒雅的聲音,在人群中傳出。
劉修走了過去,發現地上擺放著十來個魁梧漢子。所有人的腿都受了傷,痛苦不已。周圍站著的孩童和女人,都是麵色悲慟。
人群中,一個相貌清臒的老者蹲在地上,一邊治療,一邊指揮。
見此情形,劉修主動往裏麵走。
“都讓一讓,我會醫術,我來幫忙。”
正所謂武醫不分家,武術精湛的人,大多精於醫術。因為練武的人,總有磕磕碰碰,而且經常打鬥,不可能受了傷就找醫師治療。更多的時候,是自己治療。久而久之,練武的人醫術不比一般的醫師差。
劉修走進去後,蹲下來仔細檢查受傷的地方。
老者抬頭看了劉修一眼,點頭致意,便不再開口,又專心致誌替受傷的人治療。
劉修查看完後,心中鬆了口氣。
躺在地上的十餘人都是小腿遭到鈍擊,骨頭大多是骨折,而且沒有徹底的打斷骨頭。稍加處理後,可以自行恢複。
劉修吩咐村民準備木板和麻布,然後熟練的替受傷的人接骨,再用麻木和木板固定好受傷的小腿。他動作熟練,而且接骨力道恰好合適,錯開的腿骨接上後,再固定好,傷者的痛苦便輕鬆了許多。立竿見影的治療,讓周圍的村民放鬆了許多。
一開始,村民看劉修年紀輕輕,有些懷疑劉修的醫術。但看到劉修熟練的樣子,心中安定了幾份。等到被劉修治療的人明顯有了改善,村民的眼神更是充滿了感激。
在劉修和老者的診治下,半個時辰後,受傷的人才全部包紮好。
劉修揉了揉酸麻的腰,站起身,吩咐道:“傷筋動骨一百天,尤其是小腿的腿骨受傷,更是大意不得。回去後多喝骨頭湯,讓斷裂和受傷的骨頭早些愈合。”
村民連連道謝,感激之情溢於言表。
老者又給村民開了草藥,讓村民煎草藥擦拭受傷的腿骨。
這時候,老者才看向劉修,笑吟吟說道:“小郎君年紀不大,卻醫術嫻熟,端的是不凡。不知道小郎君師承何人?”
劉修回答道:“老先生謬讚了,這都是我瞎琢磨的,不值一提。”
老者聞言,認為劉修是不打算說,便沒有追問。
劉修見老者的神色,知道對方不相信他的話。劉修也沒有解釋,岔開話題:“小子劉修,敢問老先生貴姓?”
老者回答道:“老朽張機!”
劉修心頭驚訝,問道:“敢問,可是南陽張仲景?”
張仲景道:“正是老朽!”
劉修大喜,毫不誇張的說,張仲景是漢末醫學成就最高的人之一。北華佗,南張機。華佗精於外科,主要在北方。張仲景精於內科,主要在南方。
能遇到張仲景,劉修也是驚喜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