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人生智慧十四:有的放矢,處事有度 4.迂回婉轉,卓見奇效(1 / 2)

曾國藩人生智慧十四:有的放矢,處事有度 4.迂回婉轉,卓見奇效

曾國藩箴言:“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曲意相助,避免了幹預地方公務之嫌。

曾國藩常在家信中勸父教弟,不要幹預地方的事。可是,有些時候,他的一些親朋好友難免會因一些萬難之事有求於他,其中不乏一些實有冤屈之事。卻之,於情於理不忍,助之,又恐有幹預地方公務或有以勢淩人之嫌。無奈,曾國藩隻好對來求者做出那種“道似無情卻有情”、“醉翁之意不在酒”的曲意相助之舉。“一把折扇”的故事就是一例。

同治年間,衡陽挨近雙峰大界的地方,有一個忠厚而倔強的老實農民。他一生勤勞節儉,生活過得不錯,不料那一年清明節掃墓時,與人發生了一場糾紛。對方仗著自己有錢有勢,硬將一塚墳遷到他家的祖墳上來。官司由衡陽縣打到了衡州府,總是對方占上風,老頭兒咽不下這口窩囊氣,被逼得想上吊自盡。

一天,有個老親友提醒他:“你呀,真是死心眼。你不是有個幹兒子在南京做兩江總督嗎?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天下誰個不知其名。”那人伸出兩個指頭,嘴巴挨著他的耳朵說:“你隻要求他給衡州府寫個二指寬的條子,保險你把官司打贏!”

“對呀!”老頭兒把胸脯一拍,說:“好辦法,我怎麼沒有想到呢。”他受到啟發以後,湊足盤纏錢,背上包袱雨傘,就直往南京奔。

兩江總督衙門,是不容易進得去的。“你是幹什麼的?”他還未過門檻,衙役就大聲喝問。

“我找幹兒子。”老頭壯著膽子回答。

“誰是你幹兒子?”

“寬一。”

衙役們都不知道曾國藩的乳名叫寬一,見這老頭兒土裏土氣,怎麼也不讓他進去。

忽然,督署裏傳出訊令,總督大人要出門來。衙役們忙把這個老頭兒拉開,不能讓他擋住大門。可他哪裏肯聽,偏偏要站近門邊,想看一看是不是幹兒子出來。

一會兒,一頂轎子出門了。他一眼就窺見轎中坐的正是曾國藩。“寬一!”操著家鄉口音一聲喊,被曾國藩聽出來了。他連忙叫轎夫停住,下轎後又驚又喜地問:“這不是幹爹?您老人家怎麼到了這裏?”便轉身將幹爹迎進了自己的住宅。

頓時,督署後院的曾宅裏歡樂起來。曾國藩夫婦一麵招待酒飯,一麵問長問短。從幹爹的家境到大界白玉堂、黃金堂新老住宅屋後的楠竹、杉樹生長情況無所不問。當老頭兒話入正題,說明來意時,曾國藩打斷他的話頭說:“暫莫談這個,您老人家難得到這兒來,先遊覽幾天再說吧。”他把一個同鄉衙役叫來,接著說:“幹兒公務在身,這幾天不能陪幹爹玩,就請他陪同你去玩吧,玄武湖啦,秦淮河啦,夫子廟啦,南京的名勝和熱鬧地方都去看看。”

老頭兒哪有心思遊覽,僅玩了三天,就按捺不住了。那天晚上,他對幹兒媳細說了來意,求她向寬一進言,給衡州府下個二指寬的條子。歐陽夫人說:“急什麼?你幹兒要你多玩幾天,你就還玩幾天再說嘛。”“我肺都氣炸了,官司打不贏,白白受人欺,哪有心思久玩!”“不要擔心,除非他的官比你幹兒大。”那老頭聽完這句話,心裏倒有幾分安穩了。

又玩過了三天,當曾國藩辦完一天的公事後,歐陽夫人對他說起幹爹特意來金陵的事來。“你就給他寫個條子到衡州吧。”曾國藩聽後歎了一口氣說:“這怎麼行呀?我不是多次給澄弟寫信不要幹預地方官的公事嗎?如今自己倒在幾千裏外幹預起來了,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幹爹是個天本地分的人,你也不能看著老實人受欺,得主持公道呀!”經歐陽夫人再三請求,曾國藩動心了。他在房間來回踱了幾轉,說:“好,讓我考慮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