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紅羊枝杖(1 / 2)

親眼目睹了這樣的事情,其他士子們自然也無心在牡丹坊繼續玩樂,不少人等像李白一樣抬腳便要離開。這可急壞了鴇母,急忙吩咐舞女歌妓安撫眾人的情緒,她對著小廝吩咐了幾句,又使出長袖善舞的本事去安撫欲走的客人。

碰巧鴇母便一把扯住李白的袖子,堆起滿臉笑:“這位郎君好俊啊,一看便是飽學之士。還有其他幾位郎君別忙著走啊,奴讓後廚準備了一道佳肴,算是奴給各位壓驚賠罪了。

鴇母刻意加重了“佳肴”兩個字,顯然是打算故意賣個關子。其他士子頂多是有些好奇,李白的心裏卻著實跟貓抓一樣,扯著杜浩然的衣角哼哼了兩聲,杜浩然自然會意,又白了李白一眼,重新坐了回去。

李白回到原來的位置,才發現他的雅閣已經被一個青衫白袍,眉目俊俏的年輕公子占據。那俊俏公子的身後還跟著一個十分惹眼的黑衣隨從,黑衣隨從冷著臉,目不斜視,似乎對周遭的鶯鶯燕燕絲毫不感興趣。

杜浩然素來注重儀容,自認為是長安城中數得上的俏郎君,可是他不得不承認此二人確實都生的一副好皮囊,那黑衣人劍眉星目,神色冷峻,整個人仿若一尊精工雕刻的石像。更妙的是那青衫公子,輪廓柔和,膚白如玉,眉眼間脈脈含情,仔細一看竟然是個……女子。

杜浩然正看得出神,李白卻拱拱手,直截了當地開了口:“這位兄台,勞駕請移步,這是某的位置。”

平日裏李白也不會計較這麼一個位置,可是雅閣外的大堂裏,坐得全是那些剛才表演了一番“變臉”的書生,李白實在不願與他們為伍。

“嗯?”青衫公子搖了搖折扇,眉眼彎了彎:“可是仁兄你明明已經離開了座位,我繼而坐在這裏,又有何不妥?”

“這……”李白一時語塞,又不甘心被人搶了位置,看著她那似笑非笑的神情來了氣性,“我畢竟還沒有走出這個門,桌上還有我付過錢的酒食,若我隻是起身去如廁,兄台便占據了我的位置,似乎也不合理吧。”

黑衣人的眉頭不由得皺了皺,連杜浩然都看不下去李白的聒噪,笑嘻嘻向著那個青衫公子:“這位……兄台,我這朋友是個愣頭瓤子一根筋,別和他計較。”他拽著李白要去找其他位置,沒想到李白的軸勁兒犯了,大概寧可站在這裏不坐下,也不願意去大堂找位置。

正在這時,一陣香味鑽入李白的鼻孔,他顧不得在爭執,立刻尋著味源看去,鴇母送給眾人的壓驚菜,已經呈上來了。

既然分享給眾人,分量自然極大。李白卻沒想到那竟然是一道紅羊枝杖。所謂紅羊枝杖,便是一隻烤得外焦裏嫩,金黃香脆的烤全羊。

讀書的士子滿肚子文化典故,忍不住為老鴇的靈巧的心思叫了聲好。

唐之一朝,時人多認為丙午、丁未兩年易有火災。“丙午”為火,“丁未”為羊,所以火災又名“紅羊劫”。而為了討個好彩頭,這樣四蹄撐起的烤羊就取了“紅羊枝杖”這個名字,寓意為吃了這隻烤全羊就能消災化劫。

訓練有素的廚子用挫骨小刀把那肥而不膩,香氣噴湧的烤羊一一片下。嫵媚的女妓嬌笑著端給一眾士子,還不忘奉上胡椒和細鹽。

李白耿直地站在雅閣一邊,杜浩然恨恨地看著他,他剛剛望向那個青衫公子張了張嘴,青衫公子便善解人意地搶先開口:“相逢即是有緣,二位若是不介意,不妨同桌共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