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唐軍這弩手都是一人分飾兩角。敵人遠的時候,咱是遠程攻擊兵種,當敵人接近,咱搖身一變,又成了近戰,端起陌刀就要向前衝...
好家夥,魔武雙修?!
到底躲不過拿刀子紮人的命運啊,李峰悲歎...
就這樣,在李峰的悲歎中,李峰的唐軍之旅開始了。
還是根據《唐六典》的記載,唐軍的弩分為七種:一曰擘張弩,二曰角弓弩,三曰木單弩,四曰大木單弩,五曰竹竿弩,六曰大竹竿弩,七曰伏遠弩。
除了擘張弩和角弓弩是單兵弩外,剩下基本都是大型的絞車弩。平時訓練時,幾乎不會用在日常訓練上,而角弓弩又是騎兵專用的騎兵弩,平時也用不太上。
於是乎,李峰的武器訓練內容逐漸變成了以下三種。
一是擘張弩的使用,這個最簡單。畢竟考核歸考核,但在唐軍作戰中,弩手作為第一波攻擊的先導,長距離射擊下,和未來普通步兵的密集戰法差不多...
並不要求精確性,隻要大麵積散射出去就夠了。
接著就是橫刀的使用,這個有點像唐軍的共同科目...畢竟橫刀幾乎是唐軍人手一把裝備的武器,基礎的刀法,劈砍的發力技巧都會有校尉輪流教授。
最後則是陌刀,而陌刀的訓練反而成了弩手們的訓練重點...
這讓李峰一度懷疑自己當了個假的弩手!
“李峰,等下注意看令旗,三下舞動後,我們前麵這些弓手會開始後退,我們要馬上棄弩,向兩側微移,讓出位置。同時,放下披膊,持刀快步上前,補進戰鋒隊!”
十日後的校場上,操練正在進行中。在合練的方隊裏,李峰聽著身邊王火長的叮囑,暗暗點頭。經過十天的唐軍生活,李峰也逐漸意識到一些問題。
首先,古代行軍作戰和電視劇中完全不同。那種主將一聲令下,雙方人馬跟特麼打群架似的一窩蜂湧上去互相捅刀子的場麵是絕對不可能滴!
在唐軍中,軍令不可違同樣是鐵律。軍士們也有不同的分工,也有不同的定位,包括在戰場上,作戰時如何協同,如何配合都自有章程。
就比如眼下的合練,被分在右果毅旗下的李峰就要和左果毅率領的另一隊軍士進行類似於演習一樣的行動。
而按照唐軍作戰的“標準行動程序”,第一動令旗,代表著敵方已進入一百五十步,到了弩手開始攻擊的距離。
第一下令旗舞動,自己就要操控擘張弩進行攻擊;接著是第二動令旗,這和自己關係不大,這意味著敵方進入六十步,弓手開始攻擊!
最後則是第三動令旗...
這一道令旗則表示,第一輪遠程打擊結束。開始變陣,弓手後撤,準備開始第二輪遠程打擊敵軍後隊。而自己這些弩手,則變為近戰的陌刀手,向前並入戰鋒隊,和前排的刀盾手一同迎接敵軍的第一輪正麵衝擊!
“到了戰鋒隊,身體下蹲,藏到盾牌後麵,持刃向前上方,注意邊鼓的號令。一鼓為刺,二鼓為揮!還記得揮刀的方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