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 宮保雞丁 上(1 / 2)

“宮保雞丁?”

蕭鈺琪和孫興兩人異口同聲地說道。

他們沒想到,蘇揚一上來就選了一道聽都沒有聽過的菜!

但是,為什麼選這道菜?

蘇揚心中是有原因。

首先來說,這道菜是有典故的,更容易引起人的興趣。

再者說,這道菜雖然不是大菜,但是非常考較基本功,也是他刻意要展示出來的技藝!

見到二人疑惑,蘇揚開始解答。

“宮保雞丁是清朝的丁寶楨任魯州巡撫時,令自己的家廚創製的。

它脫胎於魯菜的醬爆雞丁,用川菜手法重新演繹而成。由於丁寶楨後來官至太子太保,所以這道菜也被稱作宮保雞丁”。

聽完他的介紹,蕭鈺琪半信半疑,趕緊掏出手機搜索。

這一搜才發現,還真有丁寶楨這個人!

而且有個網站還記錄了他愛吃雞肉的嗜好,但是很遺憾,並沒有提到這道菜。

孫興卻一副看戲的樣子,先不論故事的真假。

做菜嘛,拚的是手藝,又不是講評書,說得好聽有什麼用,做得好吃才行啊!

蘇揚沒有理會二人,繼續回想前世的記憶。

宮保雞丁在前世的時候,川菜、魯菜和黔菜均有收錄,各大菜係都爭搶這道名菜的歸屬。

究其原因,丁寶楨是黔州人,烹製此菜的家廚卻是魯州人,後來他去蜀州當總督,又把這道菜帶了過去。

瞧這個混亂的關係,也難怪各菜係要打架。

所以你說這是一道兼具南北風味的融合菜也是可以的。

而且,你可別小瞧這道菜,以為隻是道家常小菜。

宮保雞丁可是能上宴席的!

巴蜀宴請自古就有“下飯菜”上席的習慣,食客們吃過山珍海味之後,隨飯上這麼一碟開胃菜,下飯又好吃,人人都能吃得津津有味。

甚至在前世的時候,這道菜還曾經登上國宴,招待過外賓。

它的主料很簡單,隻有雞肉和花生米,輔料就是辣椒、花椒、蔥薑蒜以及各式調料。

至於那些在菜裏加胡蘿卜和黃瓜丁之類的,都被蘇揚認為是異黨。

食材雖然簡單,但是雞肉選什麼肉?用什麼刀章?怎麼烹製?如何調味?

這些可就大有講究了!

即便在前世,滿大街的館子都會做宮保雞丁,可是做得好的又有幾家呢?

蘇揚在灶台前站定,卻不忙動手。

他拿出一個小勺,把每樣調味料都挨個倒出來嚐了一點。

蕭鈺琪有點費解,偷偷向孫興問道:“他這是在幹嘛?”

孫興倒是看出些門道。

“他應該是在試味,每家飯店用的調味料不太一樣,糖的甜度有高低,醬油的鹹度也不一樣,醋的度數就更不同了,試過味之後,才能把握的更精準。”

蕭鈺琪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不覺又多了些期待。

孫興也心生狐疑,難不成這小子是真有兩下子?

先不忙下結論,萬一他隻是裝裝樣子呢?

嚐完調料,蘇揚抓了把花生米,溫水浸泡後脫去外麵的紅衣,慢火炸熟放冷待用。

緊接著,他開始選食材。

宮保雞丁中的雞肉,有的人用雞脯肉,有的人用雞腿肉。

蘇揚偏愛用雞腿肉,而且最好是仔公雞的雞腿。

按行話來講,這種肉叫“活肉”,吃起來更香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