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4 熱情的梁師傅(1 / 2)

一說起黃酒,老師傅眼前一亮。

“這黃酒啊,那可是寶貝。不僅是咱們華夏的特產,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之一。”

他端起一碗酒來對二人說道:“別看這小小一碗黃酒,做起來可麻煩了。按照傳統技藝,農曆七月製酒藥,九月製麥曲,十月製酒娘,大雪前後正式開始釀酒,到次年立春才結束,發酵期最少得八十多天。”

“這麼麻煩啊。”蕭鈺琪咋舌。

“是啊,這中間要篩米、蒸飯、攤冷、落作、開耙、灌罐、榨酒、煎酒、陳釀...前前後後的工序有幾十道,裏麵要是有一個環節出了差錯,這酒的味道就不對了。”

梁師傅眯著眼問:“你們知道咱們紹城的黃酒為什麼這麼好喝嗎?”

二人搖了搖頭。

老師傅自豪地說:“首先得米好,咱們釀酒用的都是當年出產的上等糯米,顆粒飽滿、黏性好。用四個字來概括就是精、新、糯、純。”

“這米還好說,但是還有一樣,別的地方可學不了,那就是咱們當地的水。”老師傅趁機賣了個關子。

“水?這有什麼不一樣的?”蕭鈺琪疑惑問道。

“沿著這條路一直往前走,就是鑒湖,咱們釀酒用的水,就是取自這鑒湖裏的水。這水可了不得,號稱咱們紹酒之血。前些年政府去檢測,說是鑒湖下麵有礦藏,湖裏的微量元素很高。

有技術員說,這些微量元素在釀酒時就能成為酶的組成部分,或者作為酶反應的激活劑,促進釀酒酵母的活性,所以咱們紹酒的品質才這麼高。”

“真有這麼神奇?”

梁師傅回憶:“之前有位釀酒師傅也不信,他還做了個實驗,用同樣的方法釀了兩批酒。一批用鑒湖的水,一批不用,結果出來一品,鑒湖水釀的酒,味道就是好。”

蕭鈺琪也不由得嘖嘖稱奇。

蘇揚左右看了幾圈,奇怪地問:“您這裏的怎麼都是老師傅,沒有年輕人呢。”

梁師傅歎了口氣:“這位小哥問的好,這古法釀酒勞心勞力,學徒時間又長,已經沒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學了。這邊往東一些,開了幾個酒廠,用的都是大機器,可比咱這小作坊產量高多了。”

品嚐完了酒,接下來該談正事了。

他們跟梁師傅問清楚價格,這種古法釀造的酒,要比超市賣的那種貴上不少,而且儲存時間越久的,價格也就越高。

蘇揚和蕭鈺琪合計了一下,還是值得的,畢竟這種酒的成本就高一些。

如果是做東坡肉的話,五年陳的黃酒就足夠了,但是蕭鈺琪決定十年以上的也買一些,可以作為隨餐的酒水銷售。

兩人商量完之後,蕭鈺琪跟梁師傅詢問:“我們想跟您簽個長期協議,不知道行不行?”

“你們想以後都來我這裏買酒?”

“對,我們是開餐廳的,用量比較大,而且需要長期供應。”

老爺子琢磨了一下說:“那我給你們再打個折。”

蕭鈺琪沒想到梁師傅這麼爽快,她笑著說:“您不怕我們誑你啊。”

老爺子擺了擺手:“小杜介紹的人,我信得過的。”

事情談完,蕭鈺琪先付了第一批貨的定金,梁師傅說到時候他找車給發過去。

“時候也不早了,我讓老婆子做幾個菜,咱們先去吃飯,你們今天就住我家裏。”

梁師傅說完拉著兩個人就往家走。

兩人拗不過,隻好跟著老爺子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