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 不齁嗎?(1 / 2)

隨著會長的一聲令下,蘇揚率先動了。

他已經想好了要做什麼菜,而且這道菜,比較耗功夫。

所以,他要抓緊時間處理。

他走向盛放雞肉的冷藏櫃,協會為了比試方便,當天現殺好的活雞,可以直接取用。

九斤黃,意味著這種雞的公雞,長成之後,有的可以達到九斤以上的體重,非常肥厚。

但是他並沒有選擇那麼大個的雞,而是將目光投向了三四斤左右的仔公雞。

個頭碩大的雞,一般雞齡比較長,優點是肉厚,且雞味足。

但是肉質相對粗糙一點,個頭太大,也不利於整雞的烹煮,時間短了不容易入味。

所以蘇揚挑的是大約半年生的小公雞,雞皮澄黃光鮮,香味足,肉質還比較滑嫩。

今天協會提供的雞,喂的是穀物和米糠等天然飼料,並且是放養的,自己還可以去啄食蚯蚓、小蟲等高蛋白的食物。

所以它的肉質緊實,皮下脂肪也比較肥厚,確實是上佳的食材。

緊隨其後,林遠也開始選食材了。

他走到冷藏櫃前,在雞身上按來按去,找胸骨比較軟的。

這樣的雞,雞齡短,比較嫩。

最後挑選的,也是體態適中的小公雞,跟蘇揚的選擇很相似。

董世安點頭稱讚:“果然是英雄所見略同!”

林遠挑選好雞後,衝洗幹淨,已經開始準備要烹飪了。

他燒開一大鍋湯,鍋要大、湯要寬,大火燒滾之後,調成中火,讓水處於微微沸騰的狀態。

林遠拎著雞脖子,慢慢將雞身浸到水中,等鍋中的水順著破開的刀口,淹沒內腔的時候,再提起雞身,讓裏麵的水倒流出來。

這時候不能心急,一定要讓腹腔裏的水流淨,讓雞內外的溫度保持一致。

然後,他再次把雞身浸到水中。

製作白斬雞,講究三提三放。

這樣可以把雞肚子裏的血水瀝幹淨,雞也會定型,變得鼓鼓漲漲的。

此時的雞皮黃亮黃亮的,色澤十分誘人。

白斬雞又名白切雞,在江南和粵州一代都很盛行,但是兩者的做法又稍有不同。

東海人吃雞,喜歡吃熟的,雞肉要軟嫩酥香,所以東海的白斬雞浸燙過後,還要小火燉煮至全熟。

而粵州人吃雞講究爽彈柔嫩,所以雞肉不能全熟,要留幾分生氣。

故而,粵州的白切雞經過多次浸燙後,不用燉煮便可食用,端上桌時骨頭上甚至還帶著血絲。

林遠用的方法比較雜糅,兼具了粵州和東海的特點。但是考慮到東海人的習慣,煮雞這一步還是不能省的。

他把燙好的雞,放到另一口湯鍋當中,蓋上蓋子,小火慢燉。

看到此處,彭四海忽然向張道全問道:“我說道全,這鍋裏燙雞的湯,可不是普通的白水吧?”

張道全得意的笑了笑說:“什麼都瞞不過您老的法眼,這是林廚來了之後,仿照粵州的做法,特意調製改良後的老鹵水。”

“哦?這裏麵有什麼玄機沒有?”

“其實也沒什麼,無非是吊過的高湯,加了些味道清雅的香料罷了。最主要的是,這鍋老湯每日翻滾,煮過的雞怕是有幾萬隻了。”

實際上,張道全敢把自家的主打菜拿出來,底氣就在這鍋老湯上麵。東海市會做白斬雞的有很多家,方法都大同小異。

但是,隻有自家才有這麼夠年份、夠味道的老湯。說白了,這道菜就是告訴你怎麼做,你也學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