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 科學製蟹法(1 / 2)

果然不出所料,蕭鈺琪起晚了,蘇揚已經忙了大半天,她才姍姍來遲。

她一到餐廳,就跑到後廚來參觀剛到的螃蟹。

“辛苦你了啊。”她不好意思地說。

“不辛苦,命苦。”蘇揚賣了個慘:“喝酒誤事啊老板,以後少喝。”

“哎呀,基到了。”蕭鈺琪嘿嘿笑了笑。

蕭鈺琪蹲在水缸旁邊,把手伸進去,戳著小螃蟹的背殼。螃蟹被綁得很結實,見到有人調戲自己,手腳活動不開,隻能羞憤地眨了眨眼睛。

“你看它好可愛。”

蘇揚在一旁打趣:“我覺得它做熟以後更可愛。”

這還真是讓人無法反駁。

“那確實。”蕭鈺琪也表示讚同。

“你打算怎麼做?直接清蒸嗎?”她向蘇揚問道。

“光清蒸多沒意思,拿一部分來做醉蟹怎麼樣?”

“醉蟹?你說的是直接把螃蟹泡在酒裏麵那種嗎?好像有點恐怖的樣子。”

蕭鈺琪一想到直接把活的螃蟹,扔進酒缸,好像有點接受不了。

蘇揚笑了笑說:“看起來你知道啊,不過你說的那種叫生醉,做醉蟹其實有兩種方法,生醉比較傳統,另一種是熟醉。”

“熟醉?”這下她不知道了。

蘇揚猜測,貌似“熟醉蟹”在這個世界並沒有流行起來。不過他倒是不奇怪,相比較“生醉”,“熟醉”的出現和流行確實要晚得多。

醉蟹在華夏的曆史非常悠久,應該可以追溯到隋唐時期。其實想想也就不難理解,古人那麼愛喝酒吃蟹,那麼用酒來醃漬螃蟹,這種創意吃法,似乎完全說得通啊。

在舊時候的江南一帶,很多地方都有吃醉蟹的風俗。不過那時候,大都是“生醉”的做法。

做法也不複雜,選新上市的大閘蟹洗淨,放入幹淨的大個陶土壇子中,在裏麵注入白酒和黃酒,酒液沒過螃蟹,再加入鹽、薑片、橘皮和其他香料。

密封上蓋子,大概一周左右就可以食用了,如果天氣比較熱的話,三天以後就差不多了。

等取出來的時候,灰青色的蟹殼乍一看還以為是生的,連腿上的絨毛都纖毫畢現。

可是等掀開蟹背的蓋子,才發現裏麵的蟹黃早已金燦燦滑膩無比,蟹腿上的肉則呈現出一種軟軟的白色果凍狀。

跟蒸熟以後的螃蟹不同,由於是生醃,蟹黃不像加熱後偏硬的口感,“生醉蟹”的蟹黃更像是一種流質的膏狀。

輕輕吮吸上一口,清涼的口感和滿口的酒香會充斥整個口腔,然後是精彩絕倫的鮮味。

它可以出現在宴席上,作為“有麵子”的冷盤撐場麵。也可以出現在日常的餐桌上,成為“大戶人家”佐食白粥的下飯利器。

喜歡它的人愛得要死,奉為無上珍饈,但是抗拒它的人,卻是一口都吃不下去。

雖然“生醉蟹”的風味一流,但是現代人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生醃的方法,沒有經過高溫處理,螃蟹體內的寄生蟲問題無法解決,即使加入高濃度的白酒,也無法做到安全殺菌。

所以,越來越多的人對“生醉蟹”這道美味望而止步。

但是,你以為這就可以阻止吃貨們對“醉蟹”的垂涎了嗎?

No!No!No!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沒有什麼,是可以阻止吃貨們對美食的探索的。

既然,生醉蟹有各種問題擔心,那麼把螃蟹加熱殺菌後,再去“醉醃”不就完了嗎?

這條路還真能走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