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食客們美滋滋品嚐大蝦的時候,賽事組第二輪的通知到來了。
蘇揚坐在蕭鈺琪的老板椅上,姿勢很安逸。
當然,他此刻的心思沒有集中在身旁筆直的大腿上,而是放在了賽事組發來的郵件上。
看完郵件,蘇揚一臉的輕鬆,第二輪的比賽主題,居然是“肘子”啊?
肘子是豬的腿肉,有的地方也叫蹄髈、元蹄,有前肘和後肘之分,其實就是豬的前後腿。
說起肘子,曆史上也是有名有姓的。
還記得鴻門宴的故事嗎?
秦末時,項羽和劉邦爭奪天下,項羽在都城鹹陽郊外的鴻門宴請劉邦,其實是意在除掉他。
宴會上劉邦麾下的猛將樊噲,護主心切勇闖鴻門宴。項羽雖然沒有阻攔,卻羞辱樊噲,說:“賜之彘(zhì)肩。”
隨後,項羽的手下拿來一隻生彘肩給了樊噲。而樊噲則是,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故事中的“生彘肩”,就是指的生豬腿。
瞧瞧,樊噲可是個狠人,不懼楚霸王的羞辱,直接把生豬腿肉給切來吃了。
這當然算不得什麼美味,但是至少能說明,秦漢時期,已經有吃“肘子”的風俗了。
蕭鈺琪身體前傾,雙肘撐在桌子上,歪著頭問他:“有難度嗎?”
這個姿勢實在是太誘惑了,蘇揚忍不住向後瞥了一眼。
嗯,S型曲線!
“咳咳,難度當然會有。”他收回目光,一本正經地說。
心裏其實想的是,最大的難度是該選擇哪種做法來做。
肘子,同樣也是一種比較容易處理的食材,而且很常見,在華夏各地的菜係裏,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且以肘子作為食材的名菜,著實不少。
火遍大江南北的紅燒肘子,齊魯風韻的鍋燒肘子,汾河流域的幹燒肘子,關中平原的帶把肘子,京味十足的醬肘子,粵式風味的縐紗圓蹄...
各種烹製方法,不一而足,或燉、或蒸、或炸、或醬燒,可謂花樣繁多,各有特色。
對於肉食愛好者來說,肘子簡直就是拯救“五髒廟”的福音。
肘子皮糙肉厚,最適合長時間的烹製,製作精良的各種肘子菜肴,皮質軟糯,膠原蛋白滿滿,肉質肥厚,咬下去滿口流油。
饞肉了,來頓肘子,絕對可以讓你得到最幸福的滿足感!
雖然肘子“霸氣外露”,但是也並非人人都喜愛,怕油膩的人,就對它退避三舍。
作為視覺衝擊力極強的“硬菜”,它經常出現在各種宴席上,甚至成了婚宴菜的“代名詞”。
好多人一去參加婚宴,就能看到這家夥的身影,要是在以前生活條件不富裕的時候,這道菜自然是受到哄搶的。
誰家辦酒席要是來道肘子壓席麵,那不得豎起大拇指誇主人家“大氣”麼?
隻不過,現代人生活條件好了,對這種油膩的食物愈發抗拒,再加上很多婚宴菜做的本來就不咋地,食客們自然是興趣缺缺了。
“沒關係,量力而行,做到自己最好的,輸贏就看運氣了。”蕭鈺琪安慰他。
運氣?那多玄學,咱能贏,可是靠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