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別跟自己過不去,聰明人不會和自己對著幹 沒必要和別人比
不論別人有多好,我們都不要羨慕。要隻和自己的過去比,這樣就會一天比一天快樂,同時,你還會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心裏也會得到真正的安寧。
記得有位名人說過:“令人沮喪的往往並非事實,而是比較。”總是喜歡和別人比較,這是一種非常危險的心理狀態,會使你慢慢變成牢騷專家。要知道“人比人氣死人”,與其羨慕別人,不如好好珍惜現在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據《聖經》記載,耶穌曾經講過這樣一個“雇工的比喻”:
天國的葡萄園有一個家主,一天清晨,他出去為自己的葡萄園雇工人。他與工人議定一天一個“德納”,就派他們到葡萄園裏去了。
大約在第三時辰,家主又出去,看見還有一些人在街市上閑站著,就對他們說:“你們也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一天我給你們一個‘德納’。”他們也去了。
約在第七和第十時辰,家主又出去,也照樣雇了幾個人。
約在第十一時辰,家主又出去,看見還有些人站在那裏,就對他們說:“你們為什麼站在這裏整天閑著?”
他們回答:“因為沒有人雇我們。”
家主對他們說:“那麼,你們到我的葡萄園裏去吧!”
到了晚上,家主對他的管事人說:“你叫工人們來,我要分給他們工資,由最後的開始,直至最初的。”
那些約在第十一時辰來的人,每人領了一個“德納”。那些最初雇來的工人,心裏想自己一定會多領,可他們也隻領了一個“德納”。
他們一領到“德納”,就抱怨家主,說:“那些最後雇的人,隻不過工作了一個時辰,但你竟把我們與他們同樣看待,這樣做是不公平的。”
家主答複其中的一個說:“朋友!我並沒有虧負你,你是不是和我已經議定了一個‘德納’呢?拿你的走吧!我願意給這最後來的和給你的一樣。記住,凡事不要和別人比較,這樣你才會過得輕鬆。”
現在,讓我們把目光放在那些抱怨的工人的身上,你是否也有過這種心理呢?實際上,在許多時候,我們感到不滿足或失落,僅僅是因為覺得別人比我們幸運而已!如果我們能夠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不和別人比較,在生活中就會減少許多無謂的憂愁與煩惱。
比較是煩惱的來源。人的欲望是無限的,滿足不了就會心裏不痛快。世界充滿了比較,我們生存的環境,從家庭到社會,隻要活動著,時時處處都存在比較。我們的思想,隻要不癡呆,事事都在比較。我們的眼睛,觀察世間萬物,隻要睜開著,時時都在比較。
或許,這是一個充滿比較的世界,關於比較的事例舉不勝舉。比如朋友之間聚會,會比較互相的穿戴舉止;假如攜妻同往,會比較誰的妻子漂亮;孩子同去,還會去比較誰的孩子更聰明等等。明比暗比,因人而異。
表現出來的,比如誇朋友的孩子聰明,就是明比,盡管心想未必。朋友的妻子,那不好直接評判。沒有人會大呼小叫:“天哪!你太太比我老婆美(醜),”隻能心中比較,這就是暗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