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除心靈的垃圾,給心靈一條自由的通道 看淡得與失(1 / 1)

第四章 清除心靈的垃圾,給心靈一條自由的通道 看淡得與失

有時很多表麵上看來是收獲的事物,最後卻可以導致巨大的損失;同樣,很多表麵上看來是損失的事物,最後卻能收獲更大的利益。真正懂得取舍的人,不會被假象迷惑,他會利用舍棄換回更大更長遠的利益。

從前,在長城外麵的地方,住著一個老頭,他有個酷愛騎馬的兒子。一天,他家的一匹馬逃到了塞外的大草原上。這時,鄉親們都替他惋惜,怕他受不了,都過來好言相勸:“你丟失一匹駿馬,這真是個大損失。但你千萬要想開點,保重身體要緊。”這時,老頭卻非常平靜地說:“不要緊的,丟失好馬雖然是一大損失,但說不定這會成為一件好事呢?”

真是“老馬識途”,沒過幾天,那匹馬奇跡般地跑回來了,並且還帶來一匹北方少數民族的良馬。眾鄉親聞訊,紛紛前來道喜。這時,老頭又意味深長地說:“誰知道這不會變成一件壞事呢?”家裏又多了一匹良馬,老頭的兒子高興極了,天天騎馬出去玩。有一天,他騎得太快,不小心從馬背上掉下來,把大腿骨摔斷了。這時左鄰右舍又來探望他、安慰他。這時站在一旁的老頭不緊不慢地說:“誰知道這不會成為一件好事呢?”眾人聽了都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一年後,北方的部落大舉入侵塞內,青年男子都被抓去當兵,這些被抓的人十個有九個死於戰場。而這個老頭的兒子卻因為跛腳未上前線,保全了一條性命。

這就是“塞翁失馬”的故事,它反映了古代勞動人民樸素的辯證思想,告訴我們禍與福可以在一定條件下互相轉化。

“禍”常常與“安知非福”連在一起,告訴人們對任何事情要能夠想得開、看得透。要以順其自然的平靜心態把握得和失,不抱怨,不歎息,不墮落,勝不驕敗不餒。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硝煙剛剛散盡,以中、蘇、美、英、法等為首的戰勝國幾經磋商,決定在美國紐約成立一個協調處理國際事務的聯合國。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人們才發現,這個世界性組織竟沒有自己的立足之地。

讓世界各國籌資吧,牌子剛剛掛起,就要向世界各國搞經濟攤派,負麵影響太大;買一塊地皮吧,剛剛成立的聯合國機構還身無分文。況且剛剛經曆了戰爭的浩劫,各國都國庫空虛,甚至許多國家都是財政赤字居高不下,在寸土寸金的紐約籌資買下一塊地皮,這是一件非常難辦的事情。聯合國對此一籌莫展。

聽到這個消息後,美國著名的家族財團洛克菲勒家族經商議,果斷出資870萬美元,在紐約買下一塊地皮,將這塊地皮無條件地贈予了這個剛剛掛牌的國際性組織——聯合國。同時,洛克菲勒家族也將毗連這塊地皮的大麵積地皮全部買下。

對洛克菲勒家族的這一出人意料之舉,當時有許多美國大財團都感到非常吃驚。870萬美元,對於戰後經濟萎靡的美國和全世界來說,都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可洛克菲勒家族卻將它拱手贈出了,而且什麼條件也沒有。這條消息傳出後,美國許多財團和地產商紛紛嘲笑說:“這簡直是蠢人之舉!”而且紛紛斷言:“這樣經營不到10年,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財團,便會淪落為著名的洛克菲勒家族貧民集團!”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聯合國大樓剛剛建成,它四周的地價便飆升起來,相當於捐贈款數十倍、近百倍的巨額財富源源不盡地湧進了洛克菲勒家族財團的腰包。這種結局,令那些曾經嘲笑過洛克菲勒家族捐贈之舉的財團和地產商目瞪口呆。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得與失本就是一對孿生姐妹,如影隨形。失去870萬美元,卻讓相當於捐贈款數十倍、近百倍的巨額財富源源不盡地湧進了洛克菲勒家族財團。洛克菲勒家族財團的這一舉措既支持了聯合國,又賺來了巨額財富,可謂一舉兩得。

“失”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因為要做出犧牲,還因為“失”意味著永遠不再擁有,然而,把握住“得”與“失”的藝術與分寸對人們來說卻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不想“失”,想擁有一切,那麼你將一無所有,這是生命的無奈之處。

生活給予我們每個人的都是一座豐富的寶庫,但你必須懂得正確把握住“得”與“失”的分寸和藝術,選擇適合你自己應該擁有的,否則,生命將難以承受!

一個決定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這個決定是對是錯,恐怕要用一生做賭注。實際上,有未必真得,無未必真失,有無隨緣、得失在心,人生的遭遇不可用“得失”二字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