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會說話的發簪(1 / 2)

第75章:會說話的發簪

第75章:會說話的發簪

“如燕啊,等你出嫁的日子,叔父一定會送你一枚,嗬嗬。”狄仁傑笑道。

“那就先謝謝叔父了,不過要是叔父將給我買簪子的錢攤到平時,多吃幾頓好吃的,少吃些麵條就更好了。”如燕不放過任何一個攻擊麵條的機會。

“這小丫頭,你叔父我吃了一輩子麵條,不是一樣?好了,你繼續說。”

“而且據我觀察,這枚簪子的款式應該是近一年來流行的,市麵上流通的並不多,看來買這枚簪子的時間不會很久,甚至就不是馮誌周買的。另外我也觀察到馮氏身上並無其他的首飾,說明馮誌周並不是一個經常給夫人買首飾的人。這樣一個人怎麼會跑到京城為自己的夫人定做一枚這麼貴重的發簪呢?”如燕分析道。

“好,很好。看來這馮誌周的身上疑點頗多,如燕,你馬上著手對馮誌周生前的行動以及財產情況進行調查,可以采用任何手段,但是不能公開,隻能秘密地調查。”狄仁傑還是考慮到萬一錯怪了馮誌周以後麵臨的尷尬局麵,畢竟死者為大。

“放心吧叔父,我知道怎麼辦?”如燕一臉的嚴肅。

隨後的兩天裏,如燕出沒於明州的各個櫃坊和珠寶行,甚至還夜訪了馮府,一度讓馮府的人覺得鬧了鬼,如燕不愧曾是蛇首之一變靈,心思縝密且行事變化多端,對於各個櫃坊的掌櫃連哄帶嚇唬,很快從城南的櫃坊得到了一些線索。

就在馮誌周身死前不久,一筆不小數目的銀兩存入了馮夫人的戶頭,數目是五千兩,雖然沒法和那些大貪巨富相比,可是對於一個年俸不到四十兩的捕頭來說,這樣一筆大數目的銀兩如何解釋。

據掌櫃的說,大約是這月初三,也就是馮誌周死前的七天,一個相貌很普通的人存入了這筆銀子,戶頭就是馮誌周的妻子馮氏—路芳芳,存錢的那人相貌實在是普通的很,所以掌櫃的對那人沒有什麼印象,可是那人拿來的銀票卻是很顯眼,是齊家櫃坊的銀票,雖然齊東郡為首的齊家在不死奇案中敗落了,但是整個家族的生意卻還是殘喘著,就算是敗落了,齊家櫃坊仍然是遍布整個大周,仍然是當朝最大的櫃坊。

所以齊家的櫃坊開出的銀票還是有信譽的,不過經過那麼大的一次波動後,齊家櫃坊的名聲卻壯大了起來,沒有人不知道齊家櫃坊。

“齊家櫃坊的銀票!看來這齊家是死而不僵啊。從線索來看,得再次去拜訪這個路芳芳了。”如燕自言自語道。

一路上如燕想著路芳芳這個名字,突然腦袋裏閃出另外一個熟悉的名字-路雲起,這明州境內路姓的人本就不多,難不成這路芳芳和長史路雲起有聯係不成。

“馮夫人,如燕再次冒昧地拜訪您,有些話想單獨和您談談。”如燕到了馮家之後看門見山。

路芳芳點頭答應,隨即帶著如燕來到了會客廳。如燕坐下之後路芳芳給如燕斟了一杯茶水。

如燕自己地觀察著路芳芳的一舉一動,發現無論舉手投足都不愧是大家閨範,而且那種自小就養成的氣質也是很難掩飾的,所以如燕斷定這路芳芳一定是大戶人家出身。

如燕再次環顧了一下這個寬敞的客廳,發現擺設的物件雖少卻不失品位,甚至包括自己坐著的這把椅子,都是上好的黃梨木做成的,這種木材製成的家具一般都是在南部的沿海地區才有的,十分珍貴,沒想到在這馮家的客廳見到了。

這些使如燕更加堅信自己的判斷,這次的案情一定與馮誌周有關係,也許還會牽扯到長史路雲起。

“馮夫人的娘家是本地的吧,我聽您的口音像是本地口音。”如燕不能直接問那些問題,隻好繞彎子。

“哦,如燕姑娘真是好耳力,我的父母不是本地人,可是我確是這本地出生的,也就算是明州人了。我的祖籍是涼州。”路芳芳緩緩說道。

涼州!對這個地名實在是太敏感了,如燕心裏一頓,再次問道:“姐姐看樣子年紀並不太大,看起來比小妹我都要年輕啊。”

路芳芳淒淒一笑,並沒有做聲,頭上的白花隨著這一小微微顫了一下,仿佛是告訴如燕,不管年紀大小,現在已經是未亡人了。

就這樣如燕和路芳芳一起聊了近半個時辰,可以說如燕收獲頗豐,也了解了這個路芳芳要麼就是大奸大惡,要麼就是真的什麼都不知道。

路芳芳的確是大戶人家出身的,路雲起是路芳芳的一個遠房叔叔,路芳芳父母雙亡之後就一直寄養在路雲起的家中,後經過刺史李從峰的撮合嫁給了白衣神捕馮誌周,兩人雖然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可是馮誌周對待路芳芳確實十分的疼愛,而路芳芳也對馮誌周非常好,二人恩愛有加。不過馮誌周出身貧寒加上為人大方,拿回家的俸銀不多,所以家用這方麵一直都是靠著路雲起的救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