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五章 可疑之地(1 / 2)

過了稍許,鄧安似是才想到了阿芸的感受,忙又解釋道:“我聽父親說過,明芸公主本性善良,但涉世不深,從未離開過宮門半步,不知民間疾苦,而且,對於修建行宮,她也持反對意見。”

隻是,鄧安的這番解釋,反而如同畫蛇添足,使阿芸本就愈發低落的心情,立刻降了冰點。雖然還不能確定,她就是明芸公主,但如此模樣的人,如果說是巧合,又未免太過匪夷所思。

“明芸公主雖然久居深宮之中,但與幾個官宦世家的女孩子交往甚密,對宮外之事並非毫不知情,她一樣痛恨王昌順,曾暗示過沈朗不要偏聽偏信,隻是,沈朗對王昌順十分信任,根本聽不進去。”隨著氣氛變得沉重,黃翠翠才恍然大悟,連忙補充道。

“沈朗犯下的錯,與明芸公主何幹?有些人,總喜歡將國家興亡推到無關的女子頭上。”秦紅菱語帶雙關,趁機做出結論。

鄧安聽出話中有話,神情遂變得有些不自然。

秦紅菱見狀,不想糾纏此話題,又問道:“翠翠,這幅畫像是出自誰人之後?明芸公主後來去了哪裏?為何會不在宮中?”

鄧安、阿芸等聞言,便立刻醒悟過來,畫像不過是個“死物”,無法傳遞更多信息,隻有知道了明芸公主的下落,才有可能推斷出阿芸與她的聯係,因此,他們略有些緊張的望向了黃翠翠。

“明芸公主多才多藝,尤其擅長繪畫,晚輩手中畫像,就是明芸公主親自手所繪。”黃翠翠輕歎一聲,臉上的悲意更濃,追憶道:“晚輩剛剛進宮時,年齡尚小,經常被欺負,是公主見我可憐,便召到了自己身邊。然而,王昌順同夥做亂的那一夜,她就從宮中失散了。後來,我聽一位宮女姐姐私下說,是叛軍的一個將領,看到公主長得美貌,將她掠出宮外,不料途中遇上另一夥叛軍,雙方因各為其主,發生了激戰,公主不幸死於亂軍之中……”

盡管過去了許多年,黃翠翠講到此處,仍忍不住老淚縱橫。鄧安、秦紅菱、鄧瑞等聽聞,無不心情沉重,感歎紅顏薄命。

隻不過,阿芸與明芸公主的線索,也就此中止。

另外,阿芸仍然沒有絲毫相關記憶,雖然這一切,好象就是她的親身經曆,然而,僅憑樣貌的相似,就得出最終結論,仍有些不妥。或許,在她的內心深處,並不願接受這樣的決定。

“阿芸是否為明芸公主,在她徹底恢複記憶之前,隻是一種可能,當不得真。”看到阿芸痛苦的模樣,秦紅菱忙又安慰道。

鄧安、黃翠翠也想安慰幾句,卻不知如何出口。

秦紅菱不願看到鄧安與阿芸因為過往恩怨,影響到了現在的關係,便繼續淡化這一問題,並順便問起他們下一步的打算。得知他們的目的地,是在百月湖附近時,她立刻提供了一個小湖泊的位置,早些年,她曾與同門到過那裏,並目睹過一些異常。

鄧安與阿芸逗留時間不長,便結伴離開了青華穀。

一路之上,他們雖然都沒有再提明芸公主一事,但是,雙方之間的氣氛卻發生了一些細微變化,好象忽然變得陌生許多。

沿著莒國邊緣,他們一刻未停,便來到百月湖的中部。根據秦紅菱的提示,很快就找到一個形如井口的小湖泊。它位於一個山崗的背陰處,周圍長滿了高大樹木,環境相對陰暗一些。剛一接近,他們均感受到了一股清涼,分明是久違了的精純陰氣。

能在靈氣聚積之地發現陰氣,這令他們無不精神大振。

在標記了這一處地點之後,他們又分頭在百月湖及其周邊查看一番,然而,再沒有其它發現,由於跨界傳送陣啟動,需要消耗極大的冥力,也隻有這處小湖附近,才可能存在接應陣法。

隻是,小湖泊周圍一目了然,不存在可疑之處。

經過再次確認,那些陰氣原是湖水之中滲出。如此的話,湖底就成了唯一值得懷疑之處,他們交換一下意見,便潛入水中。

這處湖泊雖小,但是極深。

兩鬼一直下潛了數千米,才看到了底部。

當他們距離底部隻有十數米時,忽然發現,湖水之中的陰氣濃重,瞬間增大了百倍不至,一個巨大的淺淺陣紋,從湖水中浮現出來。正是它的存在,使得陰氣被限製在湖底的小片區域。

至來這些陰氣的來源,他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

隻不過,這個結果太過匪夷所思,使他們感到難以置信。因為這個小湖泊的底部,是一塊完整的巨大陰石。在它的表麵,刻畫著無數細密紋路,從它們的作用判斷,多是與空間之力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