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王妃雖說是個和善之人,可家裏發生這麼大的醜事,她也氣了個半死。等到把知情的人都細細盤問過後,心中也早已有了計較,隻是事關重大,她也不得不為大局著想一致對外了。
她開口道:“今兒我們府裏出了一樁鬧劇,說起來呢,你們都是我的孩子,孩子打架吵嘴不可避免,但也得懂得分寸,尤其還牽扯到外人,就更得謹慎了。可你們非但沒有收斂,反而變本加厲對對方橫加指責,實在是有失體統。為此,我和你父親聽後都異常失望,尤其是子嵐媳婦,你身為長嫂,不但不勸勉,還撒潑耍橫,懲罰不相幹的奴才,錯怪弟妹,實在不堪,罰你閉門思過兩個月,暫時把理家的事兒交給你二弟妹吧。”
“母親,兒媳知錯了!”周氏本以為婆婆會站在她這邊,沒想到開口就把矛頭對準了她,尤其聽到要她交出中饋,登時急了,忙起身跪倒在郡王妃腳下,聲淚俱下道,“母親,兒媳自打嫁進穆家,從來都是任勞任怨,這一回實在是因為妹子受了委屈才忍不住苛責了弟妹幾句,如今兒媳已然知錯了,您要打要罰都可,隻是這中饋萬萬不能收回啊,二弟妹從未管過家,一定有諸多困難,兒媳還想幫襯一把,等弟妹們都能熟練上手了,兒媳再放心地交出去,求母親……”
“行了,你的心意母親明白!”郡王妃擺手讓她起身,補充道,“隻是此次你委實過份了,不罰你,實在不能服眾。不過你也不要氣餒,好好思過兩個月,若是真想明白了,回頭再與你二弟妹一起協理中饋,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說罷,轉頭又對李氏教訓道:“廉兒媳婦,你身為弟妹,當眾頂撞大嫂也是不妥,但看在你從中周旋顧全大局的份上,暫且饒你一次,隻是你要謹記,往後要尊長扶幼,方能長久。”李氏忙恭身應是。
郡王妃又道:“念在你平時溫良恭順的份上,這府裏諸事暫且交給你掌管,我會派幾個經年的老嬤嬤輔助你,若是有實在拿不定主意的,來問我也可。” 說罷,便命幾個捧著帳本的管事媳婦上前,鄭重地把府裏的中饋大權交給了李氏。
李氏隻以為此事一鬧,她必會受重罰,沒想到郡王妃隻是輕叱了幾句,接著就把中饋大權交給了她,這簡直就是因禍得福,天大的幸事了。於是,心中原有的一點委屈也瞬間化為烏有,恭恭敬敬地接過府中大權,再次跟婆婆表明了忠心與決心,方一臉鄭重地回了座位。
剩下的就是如何處置黛玉了。這可是黛玉頭次挨罰,因她是才過門的新媳婦,又是未來鐵定的郡王妃,且處在這場鬧劇的漩渦中心,關係著往後的聲名,因此眾人皆屏息斂容,等著看郡王妃如何發落。
沒想到郡王妃卻換了一副笑臉,轉頭對黛玉招手道:“好孩子,過來讓母親瞧瞧。”
此話一出,屋裏眾人神色皆是一變,滿臉狐疑地看看郡王妃,又看看黛玉,一時心中都有了計較。
黛玉也沒想到郡王妃會是這個態度,不但沒有半分怒氣,反而較之以往越發的和顏悅色,不覺頭皮一麻,忐忑不安地看了少籬一眼。
少籬似乎早已料到一般,給了她一記微笑的鼓勵,便抬了抬下巴,示意她坐到郡王妃身邊去。黛玉無奈,隻得硬著頭皮走了過去,挨著郡王妃坐了下來。
郡王妃拉過她的手,輕輕撫摸著安慰道:“可憐見的,才過門幾天呢,就遇上了這樣遭心的事兒,擱誰心裏都不痛快。好在你是個懂事的,沒有和那起子神智不清的人一樣大吵大鬧失了體統,這般氣度,方是一個長子夫人該有的,母親很是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