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本書即將完本,為了準備新書,從現在開始每日一更,到月底正好完本,請大家見諒。】
敖芸的建議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從次一級的陣法結構開始入陣,然後向外擴散,雖然隨著陣法結構的麵積越來越大,他們一次能掌控的層數也越來越少,但是,他們始終在向外層推進。
到了最外層的幾層大陣結構,幾乎每一次入陣隻能推進一層,不過,這已經足夠了。
終於,最外層的陣法結構也被他們攻克了,這一天,整個探險隊又一次進行了熱烈的全員慶祝活動。
接下來很長一段時間,林樹他們將要進行大量精密的紙麵作業,他們需要將已經掌握的數據全部拚合起來,在紙麵上形成整個大陣的精確節點布局圖。
如果是一個小陣法,林樹他們能用仿真陣局的形式,直接在入陣狀態來完成這一步,那將會得到實時的數據,也是非常準確的陣局圖,林樹以前在修正兩儀微塵陣時就是這麼做的,可惜,這個巨大的穩定大衍陣裏,林樹沒有辦法這麼做,他能做的就是進行紙上作業,然後分段組合,最終形成一個陣局全圖。然後,再對照實際情況,反複的修正這個陣局全圖的誤差,直到將誤差壓縮到最小的狀態下,最後才能開始對整個陣法結構進行調整。
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忙碌,林樹帶領著探險隊在大陣中來來回回的跑著,計算並核對著所有的數據。終於完成了這個巨大的陣法陣局圖。並仔細計算出了修正數據和方案。並成功的進行了多次仿真,證明他們已經真正的掌握了這個穩定大衍陣的精髓,然後,最後的一步終於開始了。
所謂的最後一步,其實也是分步進行的,從最內側開始對大陣進行調整,然後由內而外,直到最外麵的陣法結構完成修正為止。
第一次調整。林樹他們用了數天時間,以死位的寶石球為核心源點,進行了七十層陣法結構的一次性微調,由於內部的陣法結構誤差本來就很小,所以,這一次的調整層數雖然數量多,但是卻相對的比較輕鬆。
為了防止外層誤差再次向內傳遞,將之前的工作成果毀於一旦,林樹他們馬不停蹄的奔向下一個位置,依次從內向外的調整每一層陣法結構。這無疑是一個很辛苦的工作,但是卻不是一個太過困難的工作。
越向外側。陣法結構上的節點也越多,不過調整起來並不會更加麻煩,畢竟這些節點都是互相有關聯的,隻要對陣法結構有足夠的了解,事先計算好這些節點之間的關聯關係,然後適當的移動和修整一些節點,其他的節點就會跟著變化。因此,修正大陣的難點其實在對大陣的理解,以及事前大量精確和繁複的計算工作上,而不是在實際操作中。
當然了,林樹他們是十人合力,推動的力量自然不能小覷,這也大大的提高了他們修正工作的效率,如果這事讓林樹一個人來幹,實際花費的時間將會級數式的增長,很可能會出現調整好了這一層,另一層又發生了變化的嚴重問題。
所以,林樹他們現在幹的很歡,速度飛快的向外輕鬆推進,其實是由玄門強橫的實力所支撐的,這就是所謂的會者不難,讓別的人來幹,恐怕折騰到死也沒有辦法將已經很計算好的修正計劃順利的完成。
“大家準備了,這次是推動10829號節點移動位置,集中注意力,好,捕獲了,準備,開始了...停!”
林樹呼了口氣,不過現在不是放鬆的時候,如果不抓緊時間盡快完成剩下的數萬個節點的調整,這一次的調整就會前功盡棄。
“下一個,21445號,準備...”
小星號懸停在最外層與第二層之間的安全空間內,林樹他們就在小星號上頂層機庫的平台上施法,距離最外層的陣法結構十分近,幾乎要靠在那急速流動的能量流上,不過,哪怕是差了一點點,這些能量流也不會對小星和林樹造成一點傷害,哪怕小星真的直接衝進去,以小星對陣法結構的理解,也一樣能在那危險的陣法結構中來去自如。當然了,林樹他們不進入陣內操作,是為了能從局外快速的移動位置,以方便林樹他們集中力量修正相關的節點。
忽然,安靜的小星號內傳來一陣低沉的噪音,原來,就在眾人的注視下,外層陣法結構的運行態勢似乎忽然變了,原本時不時會出現能量擾動的陣法結構忽然間平靜了下來,如果說原本外層能量運作像是一個轟隆隆作響、震動不已並且顯得有些狂暴不安的破爛大機器,現在它卻忽然變得平順了起來。
那些讓人不安的躁動和擾動漸漸的消失,整個陣法結構寧靜了下來,仿佛忽然間停頓了下來一樣,再也不會給人一種暴躁和危險的感覺。但是,每一個人都能從傳感器數據上看到,陣法結構並沒有停下來,仍然在高速的運轉著,現在,大家麵前那個破機器仿佛搖身一變,成了一個精美準確、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高級貨,給人一種十分可靠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