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八十一章 道書中的故事,故事裏的轉折(1 / 2)

秦先羽尚未踏足修道時,除卻采藥及習讀醫書之外,多是觀看道書,但其中最是吸引他的,便是那一則一則的神仙故事。

有人在河溪湖泊邊上遇上垂釣的老者。

有人在深山林立見到相坐對弈的兩人。

有人遇上同樣采藥的高深人物,對方言辭談吐俱是高深莫測,笑意吟吟,淡然出塵。

有人遭遇凶狼惡虎,結果又被降龍伏虎的道人救下。

有人行走山中,見到有氣質不俗的人物踏空而行,或身繞白雲,或步步生蓮,或踏空如登階。

又比如看見一人盤坐樹下,張口吐霧,如飛劍般,使樹葉枝芽紛紛灑灑而下。

又比如人坐樹下,四季變換,草木枯榮。

有人講道說法,有飛禽猛獸匍匐在側,如學子般傾聽。

似這等故事,那故事中主人翁所見到的垂釣老者,對弈閑人,降龍伏虎的道人,都是高深莫測的人物,而他們往往是隱居避世的神仙,他們麵貌或許不同,但不會是年輕人,都是中年人或是老者,氣質俱是非凡。

到了最後,或許那人得了仙人指點,得以修行,得以富貴,得以解難,得以延壽。也或許,一無所得,晃眼之間便不見人影,再也尋不到是適才所見的人物。

其實道書中的記載,主人公是否得到益處,是否得以修行,都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道書中記下了仙人的事跡。

即便不是仙人,一旦記載到了書中,也必然當作了仙人。

這些故事的場景,是秦先羽在道書上都曾看見的記載,也是他對於修仙煉道所想的最原本的場景。

當他踏入修道之路後,才知世間確有修道人,這些書裏的故事確實是有希望遇上的,但其中緣法不知要多麼深厚,才有這等運道。至於到了上界,根據書中所說,這裏應當有天宮,有天帝,有諸天仙官,有群星列宿,有無數仙家,宮娥力士,有天兵神將,但秦先羽並未見到這些,他所見到的是許多修道的宗門。

而這些修道的宗門,雖貴為仙宗,但也與他心目中的仙人大有出入。

直到今日,他見到了自己所能想到的仙人場景。

凡塵俗世間的仙人故事,似乎在這一日之間,盡數呈現在眼前。

倘如這裏不是道德仙宗,倘如這裏是凡塵俗世,倘如這裏是凡夫俗子也能踏足的地方,那麼就會有許多凡人見到仙家,而這種許多種見麵的方式及場麵,正是秦先羽心目中凡人遇上仙人的場景。

“修道之人,揮手間可崩山河大地,害萬千眾生,當修道人有了規矩束縛,不能任意妄為,尋常人才有了生息。而這些尋常人,或許也有人能成修道之人,或許他們的血脈後裔,也能有緣成為修道人,他們才是我們傳承的根本。”

善原忽然說道:“九州大地上,有九大仙宗把持秩序。凡塵俗世間亦有修道人秉承上界仙命,把持世間規矩。所以道書中記載的故事,隻能是故事……”

“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仙君出身幽州塵世,所知的仙人,無非便是我道德仙宗的諸位仙家。”

“但是塵世之間是沒有仙人的。”

他看著秦先羽,問道:“如今見到這些場景,仙君心中如何?”

秦先羽麵色沉靜,良久才道:“正合我心中所想之仙人也。”

善原略微揮手,宛如行雲流水,揮灑向眾多高低山峰,無數青蔥草木,作個手勢,問道:“適才我領仙君去往許多洞府,倘如有凡人僥幸踏足,當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