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中的海獸,是超大型魚類和海中怪獸的總稱。而林山這裏所要選用的海獸皮,則是海怪身上的那種。水世界的海怪具有妖獸的特征,它們身上的皮經過處理之後,甚至比一般的鋼鐵還要結實。用這樣的皮來做吊艙,在合適不過了。
有了製作氣囊的經驗,林山做起吊艙的龍骨來,動作要快上許多。在製作好了吊艙的龍骨後,林山沒有急著去包蒙皮,而是選擇先製作鍋爐和傳動裝置。
給飛艇製作的鍋爐,自然不可能是科技時代的那種。林山要製作的鍋爐,以陣法為核心,以蒸汽機為參考,煉製了一個怪模怪樣的修真版鍋爐。這種鍋爐無需填充燃料,隻需兩枚靈石分別啟動水火兩種陣法,便能起到科技時代鍋爐同樣的效果。
製作好了鍋爐這才隻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則是要在鍋爐的基礎上加裝汽輪機。鍋爐的蒸汽進入汽輪機後,依次經過一係列環形配置的噴嘴和動葉,將蒸汽的熱能轉化為汽輪機轉子旋轉的機械能,通過傳動裝置帶動吊艙翅膀和尾部螺旋槳轉動,為飛艇提供動力和轉向力。
到了這裏,還不算成功,因為林山還要在吊艙控製室的部位製作一個控製中心。等到控製中心完成之後,林山才在吊艙龍骨的表麵包上蒙皮。
雖然要想坐在可容納百萬人的圓形大劇場的看台上看清楚場地中央發生的一切,簡直比登天還難。但是林山在設計建造圓形大劇場的時候,就已經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並且用三十二麵安置在觀眾席上方的超大型乾坤鏡,完美的解決了這一難題。
當林山在場地中央動手製造飛艇的時候,安放在林山周圍的三十二個留影儀同時工作,將林山的一舉一動全都記錄了下來,並且通過陣法將所記錄的一切全都傳到乾坤鏡上。這樣一來,雖然有大約十幾息的延遲,但並不妨礙圓形大劇場內上百萬的觀眾觀看整個比賽的經過。
所以當最後一塊蒙皮包在了龍骨上的時候,圓形大劇場內立刻響起了一片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因為海底之城第一任海皇的座駕,終於在他們的注視下誕生了。
雖然沒有進行最後的組裝,雖然沒有看到飛艇真正的飛起來。但是並不能阻止在場的所有觀眾用最華麗的詞藻去讚美它,歌頌它。
雖然知道所有的歡呼聲和讚美聲是送給飛艇的,但是作為飛艇的製作人,林山的血在這一刻沸騰了。正在組裝飛艇的手,也忍不住顫抖了起來。
等到林山將氣囊和吊艙組裝在一起,並且啟動鍋爐,將大量的蒸汽充入氣囊的時候。氣囊慢慢的鼓脹、升高,最後帶動吊艙一起徐徐的升空。
至此,海底之城第一任海皇的座駕,終於回來了!
如果您覺得《鬼才仙少》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76/764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