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輯 趁著活著,再活一次 尋找屬於自己的時刻(1 / 1)

第三輯 趁著活著,再活一次 尋找屬於自己的時刻

驕陽盛夏,路旁大楊樹篩下大片清陰,一個蹬三輪車收廢品的老人在樹陰下斜靠著抽煙,不知不覺睡著了,臉目不複醒時的忙碌與緊繃,平時老掛在臉上的卑微的神色也沒有了,神態間自然、放鬆,甚至嘴唇一扭,帶出一絲笑,像指間燃著的香煙在洗得發白的衣襟上落下的一絲煙灰,輕輕的。鬧市的吆喝、來往的行人,似乎和他,以及他忙碌的營生,都沒有關係了。

這是隻屬於他自己的可寶貴的一刻。是案牘勞煩,躬送逢迎無暇閑的人願意拿多少錢去買,卻又買不來的。

遠遠端詳著他,竟然想到金粉樓台的大觀園裏一景。

湘雲和寶釵請賈母賞桂花,一群人前呼後擁地來了,笑著,鬧著,花團錦簇的,賈母像朵大牡丹,別人都成了圍著她飛的蜜蜂。賈母一走,青年姐妹們緊繃的心放鬆,這個時候才是最好看的:

林黛玉倚欄杆坐繡墩,拿釣竿釣魚,寶釵玩桂花,臨水掐花蕊擲水麵引遊魚,湘雲一邊招呼丫頭婆子等放量吃喝,還抽閑空出一回神,探春和李紈惜春姑嫂姐妹三人立在垂柳陰中看鷗鷺,迎春獨在花陰下拿花針穿茉莉花。寶玉像穿花蝴蝶,一回飛到黛玉身邊,一回飛到寶釵身邊,一回又飛到正吃螃蟹的襲人等身邊。每個人都輕身自在,有一個屬於自己的角落。

“為名忙,為利忙,忙裏偷閑,喝杯茶去;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斟壺酒來。”人生在世,忙多閑少,苦多樂少,這個對聯的意思也不過就是要人在種種身不由己的忙碌與痛苦之中,能有效尋找屬於自己的一刻。至於茶酒,有亦可,無亦可。

隻是這樣的時刻太難得,如幣如賊,是要抓的。

以前上班要穿過一段兩旁是菜地的土路,五分鍾就能走完,我提前一刻鍾出門,一步一步慢慢搖,看天看地,看樹看雲,看兩旁的菜地和溝渠裏的清清流水。春天來了,小草稚拙嬌憨地拱出地麵,而農人一邊間苗一邊大聲談笑……前不久因為工作變動,被迫改變了自己的上班路線。擁擠的車流人群,灰蒙蒙的冰涼樓房,讓人莫名地煩躁。深秋一天,霧重霜濃,為楊柳披掛上一層銀霜,路旁的衰草也變成寫意畫裏的金枝銀條。這麼美的景色,以前為什麼沒有發現呢?一味懷念和憑吊,就會忽視眼前風光。真正的輕鬆應該是入鳥不亂,見獸皆親,草有佳色,花之含荑,盡享生活之樂,自由意誌如大風起兮雲飛揚,渾然交融於大化。

一個老前輩的話言猶在耳:“好好活啊,退休了,就是真正為自己活了!”可是,不過十年,他就去世。太虧了。為什麼不從年輕就學會尋找屬於自己的時刻呢?

人生行路本來就如孕婦,前麵挺著一口“鍋”,後邊背著一隻沉重的竹籮,走的又是泥濘的山道,還左手牽一個,右手抱一個,屁股後頭跟一個。可是那有什麼呢?隻要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很多時候,屬於自己的時刻孤獨寂寞,於是有人害怕變成異類,不惜和整個人群虛與委蛇,真的能趕得過山僧、浣女、牧童、林叟、煙雲、白鷺的快樂?快樂如蝶人如花,你尚且被風雨打得搖搖晃晃立足不穩,叫它怎麼降落?

曇照禪師每天與信徒開示時,都會大呼:“快樂呀!快樂呀!人生好快樂!”他在生病臥床時,卻不時大叫:“好痛苦啊!好痛苦啊!”一切苦樂均自然,全身心都隻在“這一刻”,就像一朵淨蓮從矯飾、詐偽的汙泥濁水裏冉冉開放,真正的自我就誕生了。

不記得在哪所寺院見到一幅對聯:“佛殿有燈憑月照,山門無鎖待雲掩。”感覺把它的魂點染出來了。百年滄桑,清燈古廟,天地靜默,繁星朗照,一所寺院也有靈魂,也曉得靜與美才是真正屬於它自己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