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善待生活 讓歌聲永不停止(1 / 1)

一 善待生活 讓歌聲永不停止

不要忘記一些最簡單、最直接的生活方式,不要因為外在的東西而形成心與心之間交流的隔閡,而要讓永不停息的歌聲充滿生活的每個角落。

幸福來自快樂的交流和心靈的融洽,生活中越簡單的事物越能給我們帶來快樂和滿足。想唱就唱,人生也就會想笑就笑,多一點快樂,少一點憂愁。生活的定義是,生活與歌聲同在,歌聲激勵著生活,想要過上美妙的生活就要和歌聲協調好,要隨時隨地張嘴就唱,歌聲要在生活中不斷延續下去,生活要在歌聲中不斷陶冶情操。

一位疲憊的詩人去旅行,出發沒多久,他就聽到路邊傳來一陣悠揚的歌聲。

那是一個快樂男人的聲音。

他的歌聲實在太快樂了,像秋日的晴空一樣明朗,如夏日的泉水一樣甘甜,任何人聽到這樣的歌聲,都會馬上被感染,讓快樂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

詩人駐足聆聽。

歌聲停了下來,一個男人走了出來,他的微笑甚至比他本人出來得更早。

詩人從來沒有見過一個人笑得這樣燦爛,隻有一個從來沒有經曆過任何艱難困苦的人,才能笑得這樣燦爛,這樣純潔。

詩人上前問候:“你好,先生,從你的笑容就可以看得出來,你是一個與生俱來的樂天派,你的生命一塵不染,你既沒有嚐過風霜的侵襲,更沒有受過失敗的打擊,煩惱和憂愁也沒有叩過你的家門……”

男人搖搖頭:“不,你錯了,其實就在今天早晨,我還丟了一匹馬呢,那是我惟一的一匹馬。”

“最心愛的馬都丟了,你還能唱得出來?”

“我當然要唱了,我已經失去了一匹好馬,如果再失去一份好心情,我豈不是要蒙受雙重的損失嗎?”

有了歌聲的相伴,使我的生活充滿了陽光,充滿了自信。也正是那一首首膾炙人口的老歌,讓我們更加熱愛生活,開始每一個充滿希望的早晨。人生如歌,願心中的歌永遠嘹亮,伴我們前行。

因為音樂是用有組織的樂譜表達人們的思想情感、反映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其基本要素是節奏和旋律。在演唱或演奏時,我們感受著一種情感的宣泄,一種真情的流溢;而我們聆聽或以音樂為背景時,我們的情感卻在有意或無意地與音樂相融合。無論哪種形式,都是我們的情感在與一種聲樂頻率共鳴,在進行某種交流,體現著一種靈魂觀照。

在聽歌的過程中,由於置身於一種特定的氛圍中,各種情緒和體驗跨過不同的音階,應和著相異的音頻和音律,在一種給定的節奏中穿梭,從和聲與複調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讓內心的衝突和相互對抗的願望尋找各自的音域,使它們獨立存在又彼此協調一致,從而回到心靈的寧靜狀態。

如果音樂的作用隻是限於創造悅耳的樂式,那麼音樂就僅僅是一種擺設,音樂最好能成為情感的記錄。聽一首曾經感動過的老歌,昔日情感就會湧上心頭,靜靜品味當初的那種體驗,追憶那種親切溫馨,沒有比這更悠遠神往的了。情感無形無質,變幻不定,無法用一種容器存儲,音樂或許是一種載體,或許是一種媒介,雖然無法用一種邏輯的方法來推斷,但音樂與情感確實有著內在的關聯。

如果你和我一樣,對周而複始的生活早已誠惶誠恐;對周遭情感的疏離業已熟視無睹;對曾經堅守的理想已近望塵莫及。那就請你駐足於美好的音樂世界裏稍適歇息,因為這裏為你柔化一切掙紮與不言自明的苦澀,為你將麻木的熟視無睹轉化成薄如蟬翼的憂傷。最終,將你在現實中脆弱的心靈徹底粉碎之後,再將它修補得完美無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