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善待生活,幸福將會離你更近 給生活一個希望,人生就不會失色(1 / 2)

第七章 善待生活,幸福將會離你更近 給生活一個希望,人生就不會失色

希望是什麼?

希望是引爆生命潛能的導火索,是激發生命激情的催化劑。隻要活著,就要有希望,隻要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我們的人生就不會黯然失色。

從前,有一老一小兩個相依為命的瞎子,每日裏靠彈琴賣藝維持生活。一天,老瞎子終於支撐不住病倒了。他自知不久將離開人世,便把小瞎子叫到床頭,緊緊拉著小瞎子的手,吃力地說:“孩子,我這裏有個秘方,這個秘方可以使你重見光明。我把它藏在琴裏麵了,但你千萬記住,你必須在彈斷第一千根琴弦的時候才能把它取出來,否則,你是不會看到光明的。”小瞎子流著眼淚答應了師父。老瞎子含笑離去。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小瞎子將師父的遺囑銘記在心,不停地彈啊彈,將一根根彈斷的琴弦收藏著。當他彈斷第一千根琴弦的時候,少年小瞎子已到垂暮之年,變成一位飽經滄桑的老者。他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雙手顫抖著,慢慢地打開琴盒,取出秘方。

然而,別人告訴他,那是一張白紙,上麵什麼都沒有。淚水滴落在紙上,他笑了。

很顯然,老瞎子騙了小瞎子。但這位過去的小瞎子如今的老瞎子,拿著一張什麼都沒有的白紙,為什麼反倒笑了?因為就在他拿出“秘方”的那一瞬間,突然明白了師父的用心。雖然是一張白紙,但是他從小到老彈斷了一千根琴弦後,卻悟到了這無字秘方的真諦——在希望中活著,才會看到光明。

任何時候人都要有希望,因為隻有有了希望,生命才會有活力。人的一生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挫折與不幸,我們會有無助與失落的時候,我們也會感覺到絕望。此時,唯有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苗,讓自己有足夠的勇氣與信念活下去,才會成就人生的輝煌。

1945年8月15日,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在德國的土地上到處是一片廢墟,滿目瘡痍。美國社會學家波普諾帶著幾名調查人員到實地察看。他們看了許多戶住在地下室的德國居民。而後,波普諾就向調查人員問了一個問題:

“你們看像這樣的民族還能夠振興起來嗎?”

“這個難說,要看具體的情況。”一名調查人員隨口答道。

“他們肯定能!”波普諾非常堅定地給予了糾正。

“為什麼呢?”調查人員不解地問道。

波普諾看了看他們,又問:“你們到每一戶人家的時候,看到了他們的桌上都放了什麼?”

隨從人員異口同聲地說:“一瓶鮮花。”

“那就對了!任何一個民族,處在這樣困苦的境地還沒有忘記愛美,那就一定能在廢墟上重建家園!”

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隻有對處境絕望的人。隻要我們心中存在希望,隻要我們心中有一顆希望的種子,那麼就一定會創造出奇跡。

人的一生,不如意的事十有八九。但是無論是在何時何地,也無論你遇到什麼樣的艱難困苦,請你都不要失去對生活的熱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時必須為之長期不懈地努力奮鬥,這樣人生的命運將會還報給你以幸福的微笑。

亞曆山大大帝給希臘世界和東方的世界帶來了文化的融合,開辟了一直影響到現在的絲綢之路的豐饒世界:據說他投入廠全部青春的活力,出發遠征波斯之際,曾將他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下。

為了登上征伐波斯的漫長征途,他必須買進種種軍需品和糧食等物,為此他需要巨額的資金:但他把從珍愛的財寶到他所有的土地,幾乎全部都給臣下分配光了。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