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胭脂 西域乞丐
晉武帝取代了曹魏政權後,又滅掉了蜀國和吳國,使三國歸一統。他對有功的人大加賞賜,有一個叫石崇的年輕人,因為是功臣的後代,又在伐吳國的時候立了點小功,被封為安陽縣侯。這石崇還真有點本事,經過一番活動後,不久就當了荊州刺史。又過了幾年,又被召入京師做散騎常侍,石崇終於回到京都洛陽,頗有一時風光。
這天,石府門前來了一個乞丐,這人二十來歲的樣子,鼻子高挺,一看就知道是是西域的人。當時的有錢人都講究豪爽,以出手大方為榮,石家為了顯示自己並不窮,見到乞丐都會丟幾文錢。看門人將幾文錢丟給他,誰知乞丐哈哈一笑:“我們做乞丐的,要想討飯,就到一般的人家去討,要想討些錢,就到富人家前。但據人家說,這家主人卻是飽學詩書的,難道我聽錯了?”
沒想到都做乞丐了,還有這講法,看門人忍住笑問:“難道你想討書?”乞丐說:“石府的人果然不俗,一猜就猜對了。我正是想討一本《準南子》,現在世麵上的書抄來抄去的,早就不是原樣了。我想貴府一定有真本,這才想來看一看。”
看門人自然做不了主,就在這時一輛牛車正駛過來,卻是石崇回來了。石崇上下打量這個乞丐,雖然頭亂亂糟糟的,臉上也盡是汙泥,但如果稍加清理,還算是一個俊少年的。他問乞丐為何要討書,乞丐說,他叫周成,是西域人,從小喜愛漢學,隨家人來到了中原,後來家裏遇了大難,這才做乞丐的。但他還是想讀盡天下書,希望將來有一天能出人頭地。
談了幾句,這個外邦人竟然能博曉古今,石崇不由大加讚歎。周成又說:“聽說老爺博學多才,如果留小心做個仆人,有時間看看些書,小人感激不盡。”石崇挺高興,就將周成收了下來。
果然人靠衣服馬靠鞍,周成洗梳後再換了衣服,自然有一股英氣。由於他有些文采,一些文人名士來訪時,石崇就叫他在一旁侍候,來客覺得這個西域人談吐不凡,都稱讚石崇有一個好隨從,石崇對周成也另眼看待了。
這天周成突然對他說:“老爺是名臣之後,卻一直受到人家的排擠,應該想辦法把這些人鎮住才行。”石崇也正因為宮裏沒多少人正眼看他,想提高聲譽,就問如何做。周成笑道:“現在武帝以驕奢為榮,百官都相比奢靡。論權力老爺無法跟人家比,但石家的錢也不比人家少,不如在財力上將他們比下去,這樣以後在皇上麵前,眾臣也不敢對您不敬了。
一言提醒夢中人,石崇更是高興,周成分析了京城的官員,最後說,在百官中,現在顯得最富有的是兩個人,一個是中護軍羊琇,是武帝的堂舅;另一個是後將軍王愷,是武帝的親舅。他們兩個都是皇親國戚,手中的財富最多。如果能用錢將這兩人比下去了,其它的官員隻能望洋興歎了。
周成說:“聽說王將軍家裏麵刷鍋一直都用糖水以顯富有,如果石家用蠟燭當柴燒,這消息傳出去,京裏的人都會說石家比王家闊氣的。憑王將軍的脾氣一定不服氣,自然來找你鬥的。”
石崇聽周成說的有道理,第二天果然叫家人用蠟燭當柴燒,並將消息傳了出去。那些煮飯的人都樂了,這樣生火可就省事得多。沒幾天,洛陽的人都知道這事了。
王愷聽了不舒服,沒想到一個散騎常侍,竟然比自己還闊氣,這不是顯擺嘛。他讓仆人買了很多紫絲編成屏風,在他家的路兩旁擺了四十裏遠,凡是路過的人都歎為觀止。石崇知道後,又聽從周成的計策,讓家丁用比紫絲貴重得多的錦緞做成屏風,在他家的路兩旁擺了五十裏遠,全洛陽的老百姓都看得咋舌。
這事鬧得成了洛陽老百姓茶餘飯後的最佳談資,王愷更不服氣,他知道石崇和自己對著幹了,就讓人買了很多的香料來刷牆,把自家的房屋從上到下粉刷的香氣襲人,離幾十裏的人都能聞到。石崇再一次顯豪,就買了很多海外的赤石脂來刷房子,到了晚上發出燦爛的光華,照亮了半個洛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