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胭脂 血指案(1 / 2)

血胭脂 血指案

明朝處州府有一個叫張鳳樓的人,年紀輕輕就和人一起到外麵做買賣,賺了不少的錢,有一次遇到了強盜,差點連命都沒了,就絕了做生意的想法。他在城中置了一處房產,買了數十畝田地,又討了老婆,安分守己地過日子,一些以前在江湖上認識的人到處州府時,也常來他家走動。

和張鳳樓相鄰是一個叫王金庭的富戶,年紀比張鳳樓稍大幾歲,靠做生意發家。他為人也挺樸素,但他那老婆卻極愛顯耀,出門都是穿金戴銀的,家裏喝酒也都是用銀杯。

這年,張鳳樓的妻子生了一個大胖兒子,張風樓就想雇一個叫蓮花的女子照看孩子。蓮花每天幫著主母忙裏忙外,人也很勤,兩夫妻對她都很滿意。由於張王兩家距離近,時間長了,她也和王家的人熟悉了,王家有些事也常常去幫忙。蓮花和一個叫阿來小童年齡相仿,他們常在一起玩。

這天早上,蓮花剛做完事,打開後門,看到阿來正匆忙地從外往家裏走,就問:“阿來,你忙些什麼?”阿來說:“我家主人有一個親戚要過生日,全家一起去慶賀。”蓮花知道王夫人沒在身上掛夠一定的手飾是不會出門的,現在一定在忙著穿戴了,也就跟著阿來跑進王家,幫她戴好冠兒、插花兒。

王金庭見老婆許久出不了門,不由又在外麵催了,王夫人口裏應著,卻不緊不慢地收拾著,蓮花心想,這兩夫妻一個性子慢,一個性子急,一個不修邊幅,一個愛打扮,真是有趣的一對。正想著,突然手一痛,不由“哎呀”地叫了一聲,原來剪刀把手給劃破了,血頓時流了出來。王夫人一看,忙撕了一條布兒給她綁好。王夫人已打扮停當,一家人就興衝衝地走了,蓮花也回了張家。

王金庭一家到親戚家喝了酒,然後大家一起看戲。眼看已過正午,王金庭想起家裏無人,便對阿來說:“阿來,你先回去,我們看完戲再走。”此時戲正演到精彩處,阿來不情願地往回走。剛到家門,見門上的鎖沒有了,心中一驚,進去一看,房門大開,箱子也是開的。阿來急忙趕回告訴了王金庭。

此時戲正好演到“時遷盜甲”,阿來衝到王金庭眼關喊道:“老爺,不好了,有賊了。”王金庭喝道:“喊什麼喊,叫你先回去,你怎麼還呆在這?”阿來高聲道:“我不是說這時遷,是我們家裏鬧賊了。”王金庭一聽這話,哪還有心看戲,起身就走,家人也跟著走了回來。王金庭回到家一看,房裏的幾個箱子被翻得亂七八糟,箱裏的銀器、釵花、金冠、銀兩被洗劫一空。阿來清點箱裏的衣服,見一個布條卷成的筒兒滾了出來,上麵還帶著血跡。阿來忙對王金庭說:“衣物一件不少,隻不知哪來的這物件。”王金庭說:“這一定是賊人手上的,你去叫應捕來看。”

應捕來後,勘查了一番,沒發現什麼異常,拿著被砸的鎖說:“賊人是砸鎖進門的,看樣子也不像是老手,而且大白天失竊,估計也是附近的人幹的。”張鳳樓一家聽到王家失竊,也來探望,勸慰了一番。

這一晚,王夫人對丈夫說:“應捕說應該是附近的人,對門的張家與我們最近,張鳳樓為人本分,是不會幹這事的。但他家的蓮花就不好說了,她平時進家也習慣了,這裏有個帶血的布條筒,早上她來幫我穿戴時手又被剪子劃傷了,也是在家裏用個布條兒綁往的,莫非此事與她有關?”阿來聽後,吃了一驚,他知道她應該不是這種人,可現在的事實,他實在說不出什麼反對的意見來。

第二天早上,王金庭便叫阿來去找蓮花,阿來匆匆出門,正看到蓮花開後門出來,就叫她過來問:“你手上的傷好了麼?”蓮花笑著說:“傷口已合了,不用包著了。”阿來才說:“我家老爺想找你問一些事,昨天我們出門後你沒來過我們家吧!”蓮花一聽,瞪睛,盯著阿來問:“怎麼,你們懷疑我?”阿來低下了頭:“沒有,我隻不過是問一問,何況賊人在箱裏還丟了個帶血的布筒兒。”蓮花更來氣了,她氣衝衝地衝進了王金庭的家,一進門就大聲嚷起來。

王家的家人見她一進門就嚷,就和她吵了起來。兩下裏互不相讓,張鳳樓聽到吵鬧聲,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便過來看究竟。當明白事情的原委後,張鳳樓對王金庭說:“蓮花手腳是極好的,在我家已有一年多,從沒發生手腳不幹淨的事,別冤枉了好人。”王金庭也說:“這事怪不得大家多心。”張鳳樓見和王金庭說不到一塊去,就把蓮花拉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