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第 112 章(1 / 3)

《駙馬如手足, 情郎如衣服》/青色兔子

第一百一十二章

穆明珠回到建業的第十四日,得到允許搬出韶華宮、入住公主府。因為皇帝穆楨已經發詔,要她總理籌措軍資糧草兵器事項, 搬出皇宮也就更方便來去做事。

回到公主府的第一日上午,穆明珠已經輪番見了負責負責□□槍槊鎧甲等兵器戰具製造的尚書庫部郎、負責軍隊糧食衣著等供給的度支尚書主管, 另有負責沿途運糧輸送物資的部郎。不管是負責哪一項的部郎主管,到了穆明珠跟前彙報完手上的事項, 隻有一個中心思想, 那就是缺錢。沒有錢,什麼都是虛的。而錢從何出來?軍費總是要經過上層審理的, 金部、度支、倉部——處處都是坎兒。在底下辦實事兒的人看來, 是軍費審批難。其實戶部何嚐不想圓成其事呢?隻是國庫裏也沒有餘錢可用罷了。穆明珠獻出焦家家財,足夠應付眼前一時之用, 聽眾人哭窮過後,便要他下去安心做事, 所需的錢款定然會如期而至。眾部郎主管聽後, 將信將疑, 且看這年輕的殿下要如何總理後勤一事。

一時眾部郎主管退下, 穆明珠以手支頤出神,見櫻紅上前來撤換茶盞, 便隨口道:“櫻紅, 你看方才這些大臣都有什麼特點?”

櫻紅微微一愣,回想了一番, 不解其意。

穆明珠輕聲道:“最年輕的也已過了花甲。”

固然要做到朝中大員,除非得皇帝拔擢,熬資曆上來必然不會太年輕。但若朝中做實事兒的,都是六七十歲的老頭子, 一來不利於革新,二來也說明在人才的選用拔取上出現了斷層、存在問題。這裏穆明珠所想的“革新”,不隻是為了製度上的改革,更是指“人”,因一個花甲之年的老臣子,背後的利益集團已經固定、相應的人脈關係也不會再有太大變化,這對穆明珠而言,無疑是不利的。

她要掌權,便要在朝中多起用新人,才能創造機會。

櫻紅點頭道:“不過朝中大臣都差不多這個年歲。從前

那鳳閣侍郎陳大人算不那麼年長的,可惜死在了揚州。像右相蕭大人這樣年輕的,從來都是極少的。”

蕭負雪以尚未而立之年,便做得了當朝右相,乃是因他有長兄蕭負暄在前,屬於皇帝破格拔擢的一類。

“方才見殿下議事,奴不好來驚擾。”櫻紅又道:“寶華大長公主府中派了身邊的大侍女來探問殿下。”

穆明珠已經想到,自己這一出皇宮,自然少不了又給眾人探病慰問一番,便道:“請人入內說話吧。”

來人乃是寶華大長公主身邊的大侍女,口齒伶俐,轉述了主人關切的話語,“大長公主殿下一直掛念著殿下的傷情,原本想親自來見,隻是這幾日傷風咳嗽,擔心過了病氣給殿下,因此隻派奴來傳話,待日後大好了再相見。大長公主殿下聽說您接了總理軍資後勤的差事,知道這是苦差,請您放寬心情,說‘公主與陛下乃是母女之情,一時氣惱罷了,過陣子便好了’。為給殿下取樂,寶華大長公主又命奴這一趟送兩位可意的郎君來。”她輕輕擊掌示意,門外便轉入兩名錦衣貌美的郎君來。

穆明珠漫不經心聽著。

寶華大長公主的想法,應該也是當朝許多人私下的想法,那就是皇帝給她這樁差事,並非是重用她,而是在變相懲罰她。

此時那兩名錦衣貌美的年輕郎君,垂首緩步上前來,不敢越過寶華大長公主大侍女的位置,停步深深拜下去,齊聲恭敬道:“見過公主殿下。”

那大侍女含笑道:“這是大長公主殿下的一片心意。”她壓低了聲音,對穆明珠又道:“大長公主殿下知您喜好,特意選的這二位,不是那等俗物,乃是南山書院的學子。”

穆明珠微微一愣,便知這是南山書院的寒門學子,先笑道:“多謝姐姐,勞你回去謝過姑母這番好意。”

那大侍女也是伶俐,事情做完便道別退下。

穆明珠俯視著地上那兩名年輕學子,道:“抬起頭來。”

其實對於當下的學子來說,能傍上寶華

大長公主,於仕途是大有益處的。這十幾年來,在世家漸漸複蘇的過程中,寒門學子的上升空間更被打壓,哪怕是從南山書院以優異成績出來的,也多是給分到朝中清閑的職位上做些打下手的事情。他要想出頭,要麼是倒向世家、做世家的倀鬼;要麼是得皇帝拔擢,如已故的鳳閣侍郎陳倫等人一般青雲直上。而在皇帝拔擢這一條路上,更大範圍來講其實便是“以恩幸進”——最高級別當然是贏得皇帝的賞識,但這很罕見;其次若能得寶華大長公主賞識,也會比同窗多出很大的晉升機會。據說最早投到寶華大長公主身邊的那人,已經在北府軍中謀到軍副之職。

至於現在,寒門學子可以走的恩幸之路,又多了穆明珠這位理政的公主殿下。

這等以恩幸進的學子,關鍵是要投了貴人的緣法,至於是否需要出賣色相,倒是未必。譬如皇帝當初從南山學子中點了頭名的陳倫,留在朝中做事,一路升為鳳閣侍郎,那就是屬於賞識才華,與風月無關。但若是從寶華大長公主這裏走出來的,沒有好皮囊壓根便登不了大長公主府的門,畢竟寶華大長公主的第一訴求是自己快活,至於往朝中輸送人才,倒是可有可無的舉動,端看那學子的意思和她本人的心情了。

那兩名學子應聲抬頭,果然都是眉清目秀的好色相。

穆明珠目光淡淡劃過兩人麵上,忽然目光一凝,望著左邊那學子,道:“你……”

那學子也不遮掩,又叩首道:“學生汪年,三個月前曾於南山書院向陛下自薦過詩文。”

穆明珠想起來了,就在她剛重生回來那日,在南山書院的小徑上,這汪年向她自薦過。當時她因此人有幾分肖似歧王周睿,還曾拿此人來試探牛乃棠。隻是後來事情繁多,這汪年進獻的詩文也就被束之高閣,不曾經她親自過目。前世這汪年便是投在寶華大長公主門下,於宮變那一夜跟在蕭負雪身邊,草擬了要皇帝退位的詔書。誰知兜兜轉轉,這一世的汪年竟到底來了她府中。

穆明珠淡聲道:“本殿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