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如手足, 情郎如衣服》/青色兔子
第一百一十六章
值此梁國騎兵入境之際,大周朝堂上卻掀起了一股腥風血雨。
“我等俱是三品大員,負責所領之事少則五年, 多則十數年,從無瀆職之舉, 如今糧草衣著等供應不提、就是日常一紙一筆所需用度,都需經那八品小官核批——這、這是何等的羞辱!”度支尚書主管孫乾年近古稀, 須發早白, 與尚書庫眾部郎等,在皇帝到來之前的思政殿中, 對右相蕭負雪表達憤懣之情, “公主殿下如此年少,便總理後勤一事, 不知其中艱難。但既然是陛下有意栽培,殿下又天資過人, 臣等也勤懇佐助。隻是不曾想, 那公主殿下從南山書院帶了十幾二十個乳臭未幹的小子, 打過幾日算盤, 便騎到老臣等頭上來了!”他怒道:“殿下被這些小人攛掇著,難辨忠奸, 上表給這些人求了官職, 叫什麼‘監理’,憑空多出來從未有過的職位安排了他們。公主殿下年少, 陛下日理萬機,怎麼連右相大人您也不曾攔著?竟給那些小人成了事兒呢?”
不隻是這度支尚書主管孫乾有怨怒,一旁圍著的少府、尚方、東冶、武庫等部門主管也都紛紛開口。
“就是!我這裏民夫所需的糧草數目報上去,竟然還要再經這些小監理審核一遍, 批下來少了一半——這何其滑稽!是要路上餓死半數的民夫嗎?又如何能及時把糧草運到前線去?”
“武庫取用兵器,從來是由尚書庫部郎掌管、直屬陛下的。如今竟然也要那小監理批條,這成什麼體統?這些小監理仗著殿下的信任,竟然管起陛下的事情來!”
“忍不下去了!有這些小監理沒我,若要留老臣一用,便需逐走這些小監理!”
“對!叫這些小監理解官滾蛋!等陛下出來,我第一個上奏!”
也有和緩持重些的,“這些學生不過是想求個官職,隻是在中樞如此行事,也太胡鬧了些。給他們換到地方上,尋些中等的縣,做個縣令便是了。在外為一方父母官,豈不比在朝中打算盤強許多?”
也有的道,“治大國如烹小鮮,縱有變革,也不能如此劇烈。”
近日多事之秋,左相韓瑞年紀大了,連軸轉了數日之後,終於在一場秋寒中病倒;朝中百事都到了蕭負雪這個右相身上來。
此時蕭負雪長身玉立,給眾老臣官員的唾液與怒氣包裹,又給殿角的熏香一烘,額角已經沁出細密的汗珠來。
雖然如此,但蕭負雪麵上仍是含笑鎮定,聲音清雅平和,道:“諸君不要著急。”
隨著他一開口,圍了一圈的老臣都安靜下來。
蕭負雪又道:“諸位大人有何意見,都可寫下來呈送陛下。在思政殿中吵嚷,鬧到陛下麵前,總不好看。”
度支尚書主管孫乾舔了舔發幹的嘴唇,歎氣道:“老臣等如何不曾寫過奏章?隻是始終不見陛下批示。右相大人乃朝廷砥柱,不如由右相大人為首,咱們聯名上書,痛陳監理之弊,使陛下知曉。在此變革釀成更大的損失之前,及時叫停。”
蕭負雪溫和道:“陛下不曾批示,孫尚書還不明白嗎?”他緩緩道:“如今朝廷重中之重,乃是防守南下的梁國騎兵。國庫這些年來的情形,諸君也都清楚……”他沒有把話挑明,但度支尚書主管孫乾等人的氣勢已經弱下去,“眼下調撥的軍費、補足糧草的購置費、凡此種種,多半都是公主殿下籌措而來……”
所謂的籌措而來,其實就是揚州豪族焦家的家財。
“新添的監理,也是戰時的特例,隻要梁兵一退,自然另有說法……”蕭負雪緩緩道,“諸位老大人,難道不能體諒國家之難,軍情之急?不應該吧。”
用的是穆明珠獻出來的錢財,她要派自己的人控製每一分錢的去向,也是常理。
度支尚書主管孫乾等人擔心的,其實正是蕭負雪最後一句說破的——他們擔心這成為常例,擔心手中的權力再不回來。
“下官等如何不能體諒?若非體諒國家之難、軍情之急,下官等也不會忍耐這半個多月……”度支尚書主管孫乾也和緩了聲氣,沒有一開始咄咄逼人的架勢了,但是他至此才開始顯露真正的用意,“監理之設,乃是當下特例,不能成為製度。此事不能等到戰事過去再議,否則朝中動蕩,下官等所轄部門,眾官員無所適從。下官等擬聯名上書,向陛下痛陳其中利弊,雖是針對國事,卻到底有違公主殿下之意。還望右相大人包涵,不要因與公主殿下師生之誼,橫加阻攔。”他們的訴求很清楚,那就是拆掉監理這個層麵的官員,那麼不可能不得罪引入監理的公主穆明珠。公主年少,從前入預政、又退預政,尚未定性;但在監理一事上支持公主殿下的右相大人,他們卻還要在之後多年同朝為官。所以以度支尚書主管孫乾為首,這批官員其實是在聯名參公主穆明珠之前,先跟右相蕭負雪打聲招呼——既是不希望今後與蕭負雪留有芥蒂,也是要蕭負雪看到他們的聲勢、不要從中作梗。
蕭負雪在朝中多年,自然清楚他們的用意,淡淡一笑道:“豈敢——諸君自便。”
一時皇帝穆楨出來,眾官員紛紛歸位,開始新一日的議事。
蕭負雪眉心微蹙,隱然有幾分擔憂。
眾大臣退下後,皇帝穆楨又留蕭負雪、李思清等人議過最新的軍情,這才散去。
蕭負雪從思政殿中退出來的時候,已是夜晚。
他第一眼便往西側偏殿望去,就見窗戶上燭光投落的少女剪影,熟悉而又美麗——是穆明珠來了。
這些日子來,每到暮色四合之時,穆明珠便會入宮,在思政殿的偏殿中,一麵翻閱著當日各處調度的奏表,一麵等著蕭負雪下朝交接事宜。
有時候,當蕭負雪從長窗前走過時,穆明珠會抬起頭來,望著他笑一笑。
不需要言語,已經足夠美好。
可是今夜的穆明珠埋首在卷宗奏表之中,雖然聽到了蕭負雪熟悉的腳步聲,卻不曾抬頭看他。
她唇角緊抿,拿炭筆圈起紙麵上的幾個數字,眉心越皺越緊。
如此下去,焦家家財即將耗盡,可是梁國還絲毫未有退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