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駙馬如手足,情郎如衣服》/青色兔子
第二百七十三章番外十
秋風起的時候,虛雲領眾僧出洛陽,往萬裏之外求取真經而去。
就像當初在建業一樣,虛雲離開前在宮中做了一場莊嚴的法事。
穆明珠立在白玉階的最高層,遙望僧眾出了宮門,仰頭望向無垠晴空,許久反身回了小殿。
小殿中,齊雲正持筆練字。
鄉試已經沒有幾日了,穆明珠給他出主意,說他現下與其去背書本,不如仔細練兩日字,畢竟作文類的考試沒有固定答案,批閱試卷的是人,一筆好字能獲得不錯的印象分。而且這陣子穆明珠親自教導,認為齊雲對需要記誦的內容已經掌握的差不多了。而他要做的,其實是放鬆一些,不要太緊張這一次的考試。練字為了要他尋回平靜的內心。
齊雲低頭凝神,運筆緩慢,好像在做什麼極重大的事情。
穆明珠輕輕走上前去,見他在臨她的字——是她寫廢了的一頁佛經。
因今日虛雲離開,穆明珠提前寫了一份《金剛經》,要虛雲帶著,真到了王舍城,留下來也算是兩國的文化交流。她寫了第一份不是很滿意,又寫了第二份今日交給虛雲帶走了。她原以為第一份給宮人收走了,如今才知給齊雲悄悄收了起來。
“這份寫的不好。”穆明珠看他認真練字的模樣,忍不住笑眯了眼睛,道:“你要學我的字,等我專門給你寫一份。”
齊雲有些羞赧,好像給她撞破臨她的字,也是一件極為不好意思的事情。他臨完最後一筆,擱下墨筆,低聲道:“陛下政務繁忙,臣臨這一份便足夠了。”
穆明珠想了一想,看著齊雲的神色,道:“也罷,左右不過幾日便考試了。你喜歡這份,就臨這一份。”又道:“等幾時咱們都閑了,把我從前那些文書都取出來,撿幾份好的給你。到時候呀,咱倆一塊練字——我這幾年隻是批閱奏章,這筆字也退步了……”
齊雲靜靜聽著,乖巧應了一聲,換了一頁空白的紙,複又持筆慢慢寫。
穆明珠隻是望著他認真沉靜的模樣,便覺心中喜悅滿溢,趴在一旁案上看了他半日,待他又擱筆換紙,這才笑道:“其實你若是去書院讀書,定然是先生最喜歡的那一等學生了。”又道:“最近楊家那女兒的事情你聽說了沒有?把北山書院鬧得雞犬不寧。”她有意引著齊雲說話,幫他在考試之前舒緩太過緊張的情緒。
齊雲也順著問道:“是那個楊瑤嗎?她怎麼了?”
原來自那日楊菁帶著女兒覲見之後,楊太尉的喪事便有條不紊進行下去。
而北山書院第一次迎來了讀書的女童,那就是八歲的楊瑤。
在實行科舉之前,建業的南山書院是整個大周的最高學府,從中走出來的寒門子弟才有為官的可能。如今兩年科舉過後,洛陽城中新起了一座北山書院,已經成為順利通過鄉試的學生們繼續學習、以期通過會試的重要場所。北山書院比在建業的南山書院還要龐大許多,這兩年還在不斷增建,目前已有二十七座可容納百人的屋舍。通過鄉試的學子,可以免費在北山書院就讀。除此之外,讀書人隻要通過了書院的考試,也可以自費入內讀書。在二十多歲的學生中,雖然還是男子占了絕大多數,但女子也並非沒有——通過了鄉試的女學生,或是洛陽城中的貴女,也時有來北山書院學習的。但是在十二歲以下的年齡段,北山書院卻沒有一個女孩。
仿佛是積年的習俗還在發揮作用,哪怕是高官世家中的女孩,在小的時候全都是在家中斷斷續續學習的,直到長大到十二三歲,開明的人家才會送女兒來書院,給她們長長見識。
所以哪怕女子已經可以參加科舉,直到永平半年秋楊瑤的到來,北山書院的開蒙班裏才有了女童。
當初楊菁孕中頗受磋磨,楊瑤初誕下來時不甚康健,所以在她小的時候,楊菁隻是簡單教導她識字,學的書本也是以楊瑤感興趣為準,主要是保證她的身體健康。在進入北山書院之前,楊瑤很少接觸什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內容,背的詩詞也不過是些朗朗上口的寫景之作。如今她來了北山書院,聽先生講課,卻時時有些歪理冒出來,直言書本上寫的東西也未必全都有理,振振有詞駁倒先生,認為先生講的經史子集中很有些狗屁不通的字句。若是尋常學生說這等話,早就給先生趕出課堂去了。可楊瑤是皇帝發話送來的,那些先生戰戰兢兢,不知究竟是楊瑤頑劣,還是皇帝借楊瑤之口敲打他們,竟然容忍了下來。如此兩三個月之後,三名教導楊瑤的先生,實在受不了幾十年的觀念被屢屢挑戰,想著伸頭一刀、縮頭也是一刀,聯名給皇帝上了書。穆明珠這才知曉楊瑤在北山書院鬧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