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心是可貴的,但同情常常會不自覺地演變為對自己的炫耀和對他人的可憐。如果是這樣,同情已不再是同情,就變成虛榮和輕視。同情又不流露,這是平常人難以做到的。米勒斯先生做到了,因為他付出的不僅是同情,還有愛。
一個人也許會失去地位、影響、財富,甚至健康,但如果他樂觀的話,同樣會生活得很舒適。可是,有一件東西,少了它,生活就會成為負擔,這就是人的同情心。
同情心戰勝了邪惡,弘揚了美德;它解除了反抗的武器,融化了最頑固的心,促長了人性中美好的部分。同情心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它是無私和愛心的代名詞。因而,沒有愛,就沒有同情。仁慈、同情心和愛心,是同時受到祝福的。祝福,既為給予者,也為接受者。當它們在給予者心中結出豐碩果實的時候,也就是在接受者心中生長出仁慈和愛心之時。
仁慈的行為並不一定總是受到歡迎,但對於懷有同情心的幫助者,無人可以將他拒之門外。這屬於我們生存競爭中難以征服的困難之一。即使是最卑微的人,也應該得到常人之間互相提供的幫助。或許,在喚醒人心中的情感方麵,沒有什麼比同情心的作用力更大了。暴力本身,其力量不過是溫情的一半。假如允許同情心擴展到更大的範圍,它必將成為一種廣泛的公共慈善事業的形式。對於那些極力幫助朋友擺脫貧窮和悲慘境遇的人,對於那些極力改善勞苦大眾苦難狀況的人,對於那些極力把文明成果深遠地融入人類生活中的人,對於那些極力把破碎的家庭聯結到和平友愛的紐帶中的人,同情心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同情是每個人必備的,特別是那些與別人相比幸運更加鍾愛他的人,那些擁有別人沒有的財富、知識、社會影響力的人,更應如此。他們至少應該為改善普通人的狀況,貢獻出一部分金錢和精力。
同情心的力量並非金錢的力量,也非大智大慧的力量。人們往往過分高估了金錢的力量。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誌造就生活。他擁有的力量越大,能夠給予自己和別人的幫助也越大。當環境並不與之相悖時,他就能夠完全控製自己的道德和精神境界。
世上最可悲的人,是那些對自己失控,缺少對他人責任心的人,那些虛度一生尋求自我快樂的人,或者那些即使在為善時,內心仍充滿邪惡動機和自我滿足、畏懼良心譴責的人。他們愛自己徹底,對別人卻毫不在意。
虛假的同情心是非常普遍的。可悲的虛情假意其最嚴重危害在於,它們容易產生一種同情和憤慨的習慣,卻不會有真正地解救危難或反抗壓迫的行為。心靈必須作用於心靈,助人的觀念對於所有的心靈交融來說,都是最基本的。真正的堅強隻能存在於善本身被找到的時候,不管這種善是盡單純的法律義務,還是解除對美德的限製。善能夠單獨反作用於人的性格。
同情心的缺失成為社會的通病。我們互不認識,也互不關心。自私的根已經紮得極深。在追求快樂或財富的過程中,我們彼此僵硬而漠然。每個人都急切地奔向自己的目標,對他人則漠不關心。
同情心使人性顯得絢麗多彩。其同義詞是愛心。它能夠滿足傷心人和被壓迫者的需要。不管哪兒有暴行、無知和悲傷,同情心就會出手安慰和撫平。悲傷的眼神、呻吟的聲音,將會緊緊抱住同情心,不讓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