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大帳的秦將中有三人將麵具摘下,王齕看見中間一人是司馬靳,旁邊是一個不認識的年輕將領。當王齕看到第三個人時,立刻本能地從座位上躍起,向那人躬身行禮,說:“參見武安君!末將王齕有失遠迎,請武安君恕罪!”
白起向司馬靳身旁的年輕將領擺了一下手,年輕將領拿出詔書,向王齕高聲說道:“大王有詔,左庶長王齕聽宣。”
王齕躬身肅立,說:“臣王齕接詔!”
“秦趙大決在即,王室興廢在此一戰。特命武安君白起為上將軍,潛入上黨大營,代本王全權執掌兵事,左更司馬靳副之,軍中有敢泄露武安君為將者斬立決。左庶長王齕上黨苦戰三年,戰功卓著,亦為副將,所部將校一律留用,待得勝後按功行賞。望三軍同心戮力,共興社稷。切切!”
聽到秦王詔書,王齕大為驚愕,但同時近幾日壓在心中的怨氣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人一下子輕鬆許多。秦王以白起為將,王齕無話可說,況且秦王在詔書中對王齕慰賞有加,與司馬靳同為副將。
王齕伏倒在地,感激涕零地說:“大王英明!臣王齕甘願為大王效命,萬死不辭!”
王齕從王翦手中接過詔書,但心中還是大惑不解:已收到了好幾道大王手諭,不是都寫著要以司馬靳為將嗎?
原來丞相範睢深知秦國在邯鄲城廣布諜者,鹹陽城中也必有趙國的探報,秦王換將的消息用不了多少時日就會傳到趙國。所以範睢先假意勸秦王以司馬靳為將,並向王齕發出數道換將手諭,然後安排司馬靳、王翦率虎賁軍秘密護送白起到上黨大營接收兵權。這樣做就是為了避免趙軍因為畏懼白起而不敢決戰。
王齕起身對王陵說:“立刻召集眾將,前來參見武安君。”
王陵正欲出帳傳令,被白起止住:“不必了!大王陰使我為將,就是不想換將之事被趙軍探知。本將已入上黨大營的消息還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隨後白起命王齕講述當前秦趙、兩軍在長平分布的形勢。王齕請眾將落座,並將主將的位置讓給白起。
有軍士將上黨地域的輿圖掛在大帳中央,王齕對照地圖將兩軍部署、對峙的詳細情勢一一講給眾人。
最後王齕對白起說:“秦、趙兩軍在上黨苦戰三年,趙軍一敗再敗,已毫無鬥誌。末將以為隻要秦軍加緊進攻,一月內必能攻破趙軍最後一道壁壘。”王齕指著地圖說:“就是這裏,趙軍沿著丹朱嶺一帶的山梁建了一道百裏長的石長城。”
白起說:“據本將所知,丹朱嶺的山勢險峻,長平關的城牆十分堅固,廉頗已在這裏堅守三年。你何以有把握一個月就能攻破?”
“回武安君,末將派出的斥候遍布趙軍周圍,他們的一舉一動,末將都了如指掌。三年來從邯鄲運到長平的糧草越來越少,依末將估算支撐不了兩三個月。近日趙王換將,恐怕就是因為趙軍糧草很快不濟,急於要和秦軍決戰。幾日前探馬發現趙括率十五萬大軍已到上黨。雖然隨軍帶有輜重,但四十多萬人馬一日要耗費多少糧草。末將料定小兒趙括不日就會傾巢出動與秦軍決戰,末將已在趙軍主攻的方向設下伏兵,到時必能將其全殲。”
“趙軍會主攻哪裏?你又如何料定?”
王齕指著地圖上長平關前麵一個位置,說:“末將料定,趙括必然全力攻打這裏。”
白起看了一眼地圖,隻見王齕所指的位置上寫著“空倉”二字。
白起不解地問:“空倉?本將從未記得在長平有叫空倉的地方。”
“武安君說的極是。這個地方被當地人叫作老馬嶺,是長平關前的一個山丘。一年前為誘廉頗出壘,末將在山上建了幾座糧囤,讓趙軍誤以為那裏就是秦軍的屯糧之所。隻可惜,廉頗已被嚇破了膽,不敢出關劫糧。如今已到決戰關頭,趙括新官上任必然會傾盡全力奪取此地。不過等他到了山上就會發現隻有幾座空倉,而那時末將事前設下的伏兵就會把老馬嶺團團圍住。山上沒有水源,趙軍少糧斷水支撐不了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