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6 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寬容是一種美德
泰戈爾說:“世界以痛吻我,我要報之以愛。”多麼寬和的力量。寬容的人,是大氣從容的人。曾看到過這麼一則故事:
那一年小男孩隻有12歲。那件事發生在一個風和日麗的午後。那天,他正和一個朋友躲在那位老夫人家的後院裏,朝她的房頂上扔石頭。他們饒有興趣地注視著石頭從房頂邊緣滾落,看著石頭像子彈一樣射出,又像彗星一樣從天而降,他們覺得很開心,很有趣。
他拾起一枚表麵很光滑的石頭,然後把它擲了出去。也許因為那塊石頭太滑了,當他把它擲出去的時候,不小心,它從他手中滑落,結果砸到了老夫人後廊上的一個小窗戶上。他們聽到玻璃破碎的聲音,就像兔子一樣從老夫人的後院飛快地逃走了。
那天晚上,他一想到老夫人後廊上被打碎的玻璃就很害怕,他擔心會被她抓住,很長時間過去了,一點動靜都沒有。這時候,他確信已經沒事了,但他的良心卻開始為她的損失感到一種深深的犯罪感,他決定把自己送報紙的錢攢下來,給她修理窗戶。3個星期後,他已經攢下7美元,他計算過,這些錢已經足夠修理窗戶了。他把錢和一張便條。一起放在信封裏,在便條上寫清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並且說很抱歉打破了她的窗戶,希望這7美元能抵補她修理窗戶的開銷。
一直等到天黑才鬼鬼祟祟地把信封放進老夫人家門前的信箱裏。他的靈魂感到一種贖罪後的解脫,他重新覺得自己能夠正視老夫人的眼睛了。
第二天,他去給老夫人送報紙,他又能坦然麵對老夫人給予他的親切溫和的微笑並且也能回她一個微笑了。她為報紙的事謝過他之後說:“我有點東兩給你。”原來是一袋餅幹。
吃了很多塊餅幹之後,他突然發現袋子裏有一個信封,信封裏麵是7美元和一張簡短的便條,上麵寫著:“我為你驕做。”默默地寬容,帶給人的是心情的愉悅和永久的感動。
“一隻腳踩扁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一切,我們的生命自然會絢麗。
清代詩人、書法家何紹基是道光年間的進士,在四川做學政。他精通經史,是晚清宋詩派作者。一天,他收到一份家書,說的是家中為三尺屋場地與鄰居爭執,要他速去助奪。何紹基一笑,提筆複函,把並賦詩一首:萬裏家書隻為牆,讓人三尺又何妨?長城萬裏今尤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在他的開導下,兩家終於化幹戈為玉帛,此事後來被傳為佳話。
爭名奪利是人生的大不幸,狹隘的心胸更能促成人生悲劇的根源,隻有寬容的心,才能留下永恒的愛。
美國前任總統克林頓也有這樣一件事,被人們傳頌至今。
有一天,克林頓去醫院探視病人,有一個小孩突然鑽到他的身邊。小男孩不斷地看著克林頓,一句話也不說。沉默幾秒後,克林頓先開口:“你有什麼話要跟我說嗎?”小男孩說:“我想要你的簽名!”克林頓情不自禁地微笑,拿出名片,很快地寫上自己的名字,正要交給小孩時,小男孩又要求說:“我可以要四張嗎?”克林頓一臉笑意:“為什麼要那麼多張?一張不夠用嗎?”小男孩說:“我要用三張你的簽名去換邁克喬丹的一張簽名照。”克林頓並沒有因此而不高興,他接著拿出三張名片,都簽上了自己的名字。同時開心地說:“我有一個侄子,也喜歡邁克喬丹,改天有空我也要幫他去換一張邁克喬丹的簽名照。”克林頓沒有去嘲笑他們多麼天真,也沒有責怪他們的想法是多麼的笨拙無知,他隻是盡量地滿足孩子的心願,給他們帶去盡可能多的快樂。他的寬容和大度使得孩子的生活充滿了更多關愛與歡樂。其實,隻有寬容,生活才能少一點風雨,多一點溫暖和陽光。寬容永遠都是一片晴天。
我們要對別人寬容,對自己的對手也采取寬容的態度,看到別人的長處,自己才能飛得更遠。上世紀30年代,年僅25歲的梁實秋和年近47歲的魯迅展開了一場震驚文壇的論點,論點的雙方,實在是懸殊太大,一個是剛剛涉足文壇的初生牛犢,一個是用筆戰鬥的一代文豪。無疑這是一場惡戰。這場惡戰給初涉文壇的梁實秋留下了終身的傷痛。即使到了晚年,談起此事,梁實秋也耿耿於懷,不能淡然。古語說:君子報仇,十年未晚。到梁實秋晚年,魯迅早就駕鶴西去了,如果這個時候梁實秋來個回馬槍,魯迅即使地下有知,又能奈何?然而,梁實秋沒有那樣做。相反,每當提起魯迅,他都充滿敬意,他說:“魯迅的文章實在是寫的好,老實講,在左派陣營中,還很難找到第二個像他這樣的人才。”正是因為寬容,梁實秋才在人們心目中留下了高大的印象。君子和小人不同,隻有擁有寬容,才能客觀分析對手的優點,看到別人的長處,自己也才能得到更大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