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7 尋找生命的價值 幸福是培養出來的(1 / 3)

Chapter 7 尋找生命的價值 幸福是培養出來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為什麼有的人很幸福,而有的人卻很痛苦呢?有的人即使大富大貴了,別人看他很幸福,可他自己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心裏老覺得不快樂;有的人,別人看他離幸福很遠,但他自己卻時時與快樂邂逅。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一個人是否具有積極的心態。

有一對國企職工下崗後,在早市上擺個小攤,靠微薄的收入維持全家人的生活。他們沒有了從前讓人羨慕的工作,也沒有了叫人衣食無憂的工資、獎金,但他們依然生活得很幸福。

夫妻倆過去愛跳舞,現在沒錢進舞廳,就在自家屋子裏打開收錄機轉悠起來。男的喜歡釣魚,女的喜歡養花。下崗後,依然能看到男的扛著魚竿去釣魚,他們家陽台上的花兒依舊鮮豔奪目。

他倆下了崗,收入減少了許多,還樂個不停,鄰居們都用驚異的目光看著他倆。

一天,記者去采訪,男的說:“我們雖然無法改變目前的境況,但我們可以控製自己的心態,雖然下崗了,但生活是否幸福還是由我們自己說了算的。”女的說:“我們沒有了工作,再不能沒有快樂,如果連快樂都丟了,那還有什麼活頭。”

是的,幸福與否完全取決於我們的心態,我們想幸福,我們隨時都可以幸福,沒有誰能夠阻攔得了我們。

人生的幸福在哪裏?代表了一代人夢想的拿破侖,得到了世界上絕大多數人渴望擁有的榮譽、權力、金錢、美色,但他卻說:“我這一生從來沒有過一天幸福的日子。”海倫凱勒又聾、又瞎、又啞,可她卻說:“生活是這麼美好。”

可見人的幸福與否完全是由自己的心態決定的!

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人以為自己處於某種狀態他就自覺不自覺地順從於這種狀態,這種狀態就會愈發明顯。

比如有些小孩本來不難過,但一哭起來,卻越哭越傷心,就是這個道理。

當我們認為自己很可憐很不幸,讓痛苦爬滿額頭,我們的生活就會真的很痛苦;如果我們相信自己很快樂很幸福,並且快樂幸福地去生活,那麼我們的生活也就真的會很快樂、很幸福。幸福的源泉就在我們心中,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期望獲得幸福者應采取積極的心態,這樣幸福就會被吸引到他們身邊。而那些態度消極的人不僅不會吸引幸福,相反還會排斥幸福,當幸福悄然降臨到他們身邊時,他們可能毫無覺察,絲毫體會不到幸福的感覺。

那麼,如何培養幸福的心態呢?

(1)讓快樂成為一種習慣。

人們之所以會製造自己的不幸,其主要原因多半是由於自己心中存有習慣性的不幸想法所致。例如總是認為一切事情都糟透了,別人擁有非分之財,我卻沒有得到應得的報酬等等消極的情緒。

此外,不幸的想法往往會把一切怨恨、頹喪或憎惡的情緒深深地刻畫在自己的心底,於是感覺不幸變得愈加沉重。而當喜訊降臨時,他們會說:“這樣快樂是不對的。”因為他們已經十分習慣往日的憂鬱與悲傷,反而不習慣幸福與快樂的心情。他們依然沉緬在以前那些沮喪、悲傷及不愉快的心境。

墨菲博士指出:“如果你希望幸福快樂,重點在於你必須真誠地渴望幸福快樂。”

有一名農夫似乎時時刻刻都在唱歌、吹口哨,並且充滿幽默感。有人問他,他的快樂秘訣究竟是什麼,他的回答是這樣的:“快快樂樂,是我的習慣。”

我們敢說,這位農夫同大多數人並沒有太大的不同,隻是他使快樂成為了一種習慣,而感覺不到幸福之人的習慣卻是無休無止地抱怨。

因此,如果我們想獲得幸福,首先要養成幸福的習慣。在內心微笑,並使這種感覺成為自己的一部分。同時為自己創造一個幸福世界,盼望著每一天的到來。即使有時烏雲會遮住了陽光,那也是暫時性的,不久仍然還會晴空萬裏。

當問題來臨時,與其坐在那冥思苦想,怨天怨地,不如煥發精神一麵吹著口哨,一麵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養成快樂的習慣,還要學會開懷大笑。有太多的人已經忘掉如何開懷大笑,有時甚至忘了以前是否這樣笑過。

開懷大笑能給人以輕鬆自在的感覺。真正的開懷大笑,能洗滌我們心中的雜念。它是成功本能的一部分,能夠使我們迅速接近生活中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