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挑戰極限 第五節:女人要得不是老公,是房子(1 / 1)

第七章:挑戰極限 第五節:女人要得不是老公,是房子

電視劇《蝸居》上映後成為了所有人議論的焦點,似乎每個人都能從裏麵找到自己的影子。房子一時間成為了壓在很多人頭上的一座大山,沒有房子,似乎就不再有愛情的土壤。無數在大城市打拚的年輕人,最後愛情都死在了房子上。

愛情死在房子上

在一個同事的介紹下,王小東認識了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行政工作的陳曉。陳曉是個典型的江南女孩,長相幹淨、斯文、秀氣,她工作一般,收入一般,家境一般,這讓王小東感覺很壓力小了不少。上海本地的女孩大都比較勢力,這也是王小東始終沒有談戀愛的一個重要原因。

由於年紀相仿,性格也比較合拍,很快陳曉和王小東就成了男女朋友。兩個人每周都要一起吃上兩三次飯,周末還會相約去遊玩。放假的時候,王小東也陪著陳曉去過幾次她家,她家在距離上海不遠的長興縣農村。

對於王小東和陳曉的交往,他爸媽一直持“不反對、不支持”的中立態度。可是陳曉的父母卻明顯覺得王小東距離他們對女婿的要求差了一大截。陳曉的爸媽既希望女婿對女兒好,又希望男方家經濟條件好,最好是公務員或事業單位什麼的。照著這些“硬件條件”,他們感覺王小東根本就不及格。

轉眼間兩個人交往了半年有餘,陳曉的爸媽雖然不太看好王小東但是見女兒十分中意,也就默認了。每次王小東去陳曉家吃飯,她媽媽就旁敲側擊,說女兒馬上就三十了,如果明年不結婚還得再等兩年。她家是漁村上來的,據說結婚年齡要成雙才吉利。說得多了,婚事便提上議事日程了。但是對於結婚來說,房子無疑是橫在前邊的巨大難題,這些年王小東雖然存了一些錢,但是還不足以支付購房首付款,而陳曉本來薪水就少,幾乎每個月都是“月光族”,根本沒有積蓄。

王小東幾次試著說服陳曉的父母先租房結婚均告失敗,最後陳曉的父母下了最後通牒,三個月之內不買房,就分手。深冬的晚上,黃浦江邊格外冷清,人們早早就回家了,隻剩下王小東和陳曉漫無目的的閑逛。他們知道自己無力改變什麼,他們的分手已經成為定局。

如果愛情全靠物質來維係,那樣的愛情也就不能算是愛情了。王小東攔了輛出租車,招呼陳曉上車回家。送走陳曉,他獨自向外灘走去,那裏的情人牆曾被認為是上海最美的一處景致,可在王小東看來,那裏隻有淒涼和酸楚。

> 愛情殘酷法則。在物質極度膨脹的現代社會,愛情被賦予了很多其他的內容,房子車子票子成為了女人擇偶的重要標準。這其實也不能怪女人,畢竟大家都生活在這樣的社會,將心比心也不能理解。愛情死在房子上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泰然處之,也許時過境遷後會發現,那樣的愛情根本不是愛情。

> 愛情不是最重要的。對於年輕人來說,失戀固然是莫大的痛苦,但是相對於生存而已,愛情其實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奢侈品。遭遇愛情挫折之後,不應該沉淪放任,而應該重拾勇氣,將精力投入工作生活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