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3.母愛讓我走進諾貝爾獎
不管條件多麼艱難,也不能放棄孩子學習的機會。
崔琦先生是繼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李遠哲、朱棣文之後,第6位華裔諾貝爾獎得主。
瑞典皇家科學院1998年10月13日宣布:將199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德國科學家霍斯特·斯托爾默、美籍華人科學家崔琦和美國科學家羅伯特·勞克林,以表彰他們為量子物理學研究做出的重大貢獻!
這是一個令世人矚目的獎項,也是一個轟動世界的消息。
在記者招待會上,他含淚回憶起難忘的童年時光和母親對自己的深刻影響:“小時候在鄉下耕田、割草、放牛,能中學畢業已算幸運,但是母親有遠見,自己不識字,卻堅持要我上學。”
崔琦的母親王雙賢是河南省豐縣人,娘家是附近有名的殷實之家,然而由於家裏固守著“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習訓,不讓她接受教育。王雙賢雖然不識多少字,卻有著不同於常人的廣遠見識和博大胸懷。不管生活多艱難,她都堅決要求自己的4個孩子跟著三舅讀書。崔琦的3個姐姐正是在母親的堅持下,先後從大學畢業,這在當時曾是轟動方圓數百裏的特大新聞。
1949年,崔琦小學畢業,由於當地沒有中學,崔琦隻好輟學在家,一晃兩年過去了,這可急壞了王雙賢。1951年,王雙賢毅然決定讓崔琦去外地讀書。這年秋天,崔琦在已移居澳門的三舅和已在香港定居的二姐的幫助下抵達香港,進入香港培正中學讀書。
崔琦在香港讀書期間,因為語言交流不便、生活艱難等諸多原因,他強烈思念在家鄉的母親,兩次寫信給母親要求回老家。母親收到信後,通過別人轉告崔琦不要想家,好好讀書求學才是對父母親最大的安慰。就在崔琦刻苦攻讀,靠全額獎學金完成中學學業,並於1958年獲得美國全額資助,進入伊利諾斯州一所教會學校時,他的父親身患重病,臥床不起。作為唯一的兒子,崔琦本應回國為父盡孝,但王雙賢卻始終對兒子隱瞞了這件事,直到1959年夏天父親去世,王雙賢都沒對崔琦透露一點兒消息。在這以後的9年間,王雙賢年老體弱,但她堅決不因自己而影響兒子的學業。
智慧小語:孩子是祖國的花朵、國家的未來。學校教育對孩子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無論生活多麼艱苦,父母都沒有權利抹殺孩子求知的欲望,要盡力讓孩子接受教育,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