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131.司馬光的儉樸(1 / 1)

第六章 131.司馬光的儉樸

“儉樸”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北宋傑出史學家司馬光,進士出身,屢官天章閣侍兼侍講、禦史中丞、尚書左仆射,後追封為溫國公。他著述宏豐,其名著《資治通鑒》是我國一部很有價值的曆史著作。他的生活十分儉樸,工作作風穩重踏實,更把儉樸作為教子成才的主要內容。

在司馬光的一生中,流傳著許多動人的故事。據有關史料記載,司馬光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十分注意教育孩子力戒奢侈,謹身節用。為了完成《資治通鑒》這部曆史巨著,他不但找來範祖禹、劉恕、劉斂當助手,還要自己的兒子司馬康參加這項工作。當他看到兒子讀書用指甲抓書頁時,非常生氣,認真地傳授了他愛護書籍的經驗與方法:讀書前,先要把書桌擦幹淨,墊上桌布;讀書時,要坐得端端正正;翻書頁時,要先用右手拇指的側麵把書頁的邊緣托起,再用食指輕輕蓋住以揭開一頁。他教誡兒子說:做生意的人要多積蓄一些本錢,讀書人就應該好好愛護書籍。為了實現著書立說、治國鑒戒的理想,他15年始終不懈,經常抱病工作。這種置生死於不顧的工作、生活作風,使兒子和同僚們深受啟迪。

在生活方麵,司馬光節儉淳樸,“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但卻“不敢服垢弊以矯俗於名”。他常常教育兒子說:“食豐而生奢,闊盛而生侈。”為了使兒子認識崇尚儉樸的重要,他以家書的體裁寫了一篇論儉約的文章。在文章中他強烈反對生活奢靡,極力提倡節儉樸實。

司馬光關於“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警句,已成為世人傳頌的名言。在他的教育下,兒子司馬康從小就懂得儉樸的重要性,並以儉樸自律。他曆任校書郎、著作郎兼任侍講,也以博古通今、為人廉潔和生活儉樸而稱譽於後世。

智慧小語:儉樸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儉的生活不僅有利於家業興旺,還有助於培養孩子的道德情操。因而我們必須教育孩子們樹立勤勞、儉樸的高尚情操,讓他們健康成長。

用善良的心愛人,用溫暖的語言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