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間,又不見了。段嶽搞不清楚到底這個姑娘為什麼總是出現在他的眼前,而且摸不到,也沒有任何對話。困意襲來的他,已經無法睜開雙眼,糊裏糊塗的睡過去了。
---------------------------------------------------------------------------------------------------------------------------------
西蓬劍閣,一個以習劍為本的門派,作為江湖千年老二的掌門:王絡山分明不把這個劍閣當做事,在他眼裏,無上的權利,才是他畢生所追求。所以他整日圍著元慶身邊轉悠,不厭其煩的拍馬屁。
西蓬劍閣在唐國的西南方,南召國所在之地;之所以王絡山將劍閣設立在這裏,依靠地理環境。在這裏,崇山峻嶺,滿布瘴氣,人煙罕至,雖說這裏堪稱整個世界被遺忘的角落,但是唐國為了克製吐蕃人進攻,從而扶持了這個地方的土著人建立起了南召國。但當今,唐國內外交困,使得無暇顧及南召的一舉一動,讓南召國的國主,得到了喘息的機會,想著一直夾擊唐國以攻之。
就是這個先天的條件,讓王絡山想到,如果他投靠的元慶不得誌,那麼在唐國西南,南詔國內就會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兩全其美之處,讓王絡山平日回劍閣的時候,都會自己讚歎自己的聰明之處。
這日,劍閣內像往常一樣,弟子們在練著劍法;西蓬劍閣所練的劍法是劍宗大家----範奎的旁支。
所謂範奎何許人也,他乃是開創整個人類使用劍法的始祖,傳說他三日悟武道,七日悟劍道,他的武學修為至今也是個迷。有人說他的劍宗無傳人,有人說他還活著,更有人說他一直潛伏在江湖武林之中,隻是天生不好勝的他,不願與人動手,所以一直到現在,都無人知道他是否存在。關於他的說法,五花八門,更是層出不窮,哪個說法是真的,當今世界無人得知,就連每每西門宇讀到劍宗書籍的時候,都暗自感歎,如果這個範奎出現在他的眼前,他也是無能為力,可見範奎這神一樣的人物,是多麼讓人所敬仰。
至於為什麼西蓬劍閣是劍宗的旁支,那是因為王絡山為元慶走狗的時候,深得元慶所器重,在遊曆江湖中,元慶發現了所謂範奎的墓穴,在裏麵得到了範奎孤本的劍宗整個劍譜,後來給了王絡山,讓其成立門派為自己所用。
“大師兄!掌門什麼時候回來啊?每次從劍閣出去,街上的百姓都在議論,如今的掌門那是風生水起,依靠元慶,已經可以掌控整個武林的動向了!”一名小師弟在西蓬劍閣大師兄:吳兆月的耳邊細語。吳兆月,是西蓬劍閣的大弟子,也是王絡山第一個招收的徒弟,此人三個月內入尚武,半年內入起武,但是再往下,他無法突破,於是號稱劍癡的他,一直在劍閣中努力鑽研,從來不踏出劍閣一步,這日他還是像平日一樣,練習著劍法,但是聽小師弟這麼八卦,很生氣。
“掌門他老人家,甚是操勞,你不要整日如此八卦!快去練劍!”
此時,王絡山手持青檀劍,已經走在了回劍閣的道路上。他在南召國中還是有一定的人氣的,他經過哪裏,哪裏的人們都會興高采烈的打著招呼,因為在南詔國眼裏,這樣的大門派,是他們所崇敬的。他一邊走著,一邊哼著小曲,似乎心情無比的舒暢,快活。
不一會兒,他就到了自己門派的山下。西蓬劍閣位於南詔國最裏端的一山脈之上,這座山脈高不可攀,如果用普通的武功修為,是登不上去的,雖說沒有東胥仙閣那樣需要坐騎,但是也算得上第二難登的門派了。舉目望去,此山脈遙不可及,那山巒的山腰處四麵環繞著烏雲,就好像直插在了雲層裏。
王絡山四處望了望,那山川河流還是如此熟悉,盡管冬季的景象不是太過美好,但是被白雪覆蓋的層層山峰,恰恰是讓人神往之所在。他倒吸一口涼氣自言自語道:“果然還是這裏的空氣好!”說罷,一路狂奔到劍閣之下,他鉚足了力氣,氣沉丹田,雙腿離地,一個健步飛衝上了那山脈之上。落地後,他走到西彭劍閣四個大字的牌匾之下,心情更是莫名的歡喜。
剛要踏入門檻,卻被蜂擁而來的弟子們圍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