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8章 風平浪靜(2 / 2)

好在眼下一切都歸於風平浪靜,至少,表麵上風平浪靜。

“不要擴大打擊麵,你們是尖刀,不是錘子,不能樹敵太多····”

武定皇帝對章東劉興祚兩人說完,便如遲暮老人,分明流露出了些力不從心。

大業未成,暗流湧動,幸好柯瞎子給太上皇算命說他壽既永昌,少說也要活個兩百年。

至少,穿越者不用像後世康麻子那樣,振臂高呼,我的好想再活五百年。

“陛下,這次該抓誰,該殺誰?”

劉興祚小心翼翼問道。

“帶頭上疏的那幾個,饒過,後麵跟風起哄的,挑兩個殺了,用別的罪名,軍隊殺一個,內閣殺一個,後黨殺一個,關內各省暫且不動,朕會下旨訓誡他們。”

劉興祚立即心領神會,太上皇這是要敲打各方勢力,同時鬥而不破。

想到以前太上皇雷厲風行,神擋殺神,佛擋殺佛的氣概,再看現在這般瞻前顧後,唯唯諾諾,劉興祚心中不免一陣唏噓。

“大齊需要改弦更張,不能再像從前那樣了,”

劉招孫喃喃自語,吩咐兩人退下,在某個瞬間,他思前想後,忽然意識到自己曾經心心念念的暴政,並不能解決眼下的問題,這個國家運行了數千年,即便是對百姓控製壓迫最嚴重的秦代,官府也沒想像大齊這樣對百姓敲骨吸髓,無所不為。

秦朝維係的時間太短太短,短到秦二世繼位沒多久秦國便在劉邦項羽的怒吼中覆滅。

那麼大齊呢?劉招孫現在完全有理由相信,等到自己死去,帝國必然陷入四分五裂,一場混戰在所難免,各省、各衙門,各軍隊之間缺乏統一認識,齊國推行的一些列製度不能得到有效維持。

太上皇駕崩後,一場大規模的反攻倒算舉國混戰,將在所難免。

想要避免這個結局,要麼在生前將所有潛在敵人趕盡殺絕——當然這是不可能做到的——要麼從內部重新改造這架瀕臨失控的戰車,讓它沿著稍微正常的軌道,繼續前行。

武定皇帝的初步構想是,將都城直接設在均州,在原有城池基礎上進行大規模擴建,這次武定皇帝將親自入駐工地,巡視都城建造進度,若沒有其他大事,他是不會輕易離開均州都城。

均州將代替沈陽,成為太上皇大本營。

至於其他改革,談何容易。

劉招孫連發了幾道聖諭,揮手讓章東劉興祚退下,半躺在禦座上歇息,他閉上眼睛,眼前卻浮現除了康應乾喬一琦的身影。

“東方祝。”

身形消瘦的大總管東方祝立即上前待命。

“朕給你個活兒幹,幹的好了,重重有賞。”

東方祝早已猜出太上皇想要吩咐什麼,隻是迎著太上皇那邊,彎腰俯身,顯得格外謹慎。

“去,去雞澤縣把康監軍叫回來,還有喬監軍,此事要秘密進行,不可讓外界知道。”

劉招孫沒有掀起大麵積的肅反運動,而是將自願認罪投誠的部分文官抓了起來。

說罷他望向東南天空,口中喃喃道:“禁衛軍遲遲未歸,不知道均州發生什麼變故?”

東方祝在旁安慰道:“陛下勿憂,隻要第四兵團還在,湖廣便亂不起來。”

劉招孫知道這是一種安慰,實際未必像說的那樣容易。

武定皇帝口中的康應乾喬一琦,此刻已經在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