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不努力,隨時都會被淘汰掉!(1 / 2)

接下來的幾天。

所有人都在為進軍北方而忙碌。

除了要把華夏這邊商品資源整合以外,還要將從毛子國帶回來的商品進行分銷。

幸運的是,兩國在這方麵有著極強的互補性。

別看毛子國在輕工業上麵不怎麼樣,但在重工業方麵,確實牛嗶。

在陳東薄利多銷的政策下。

從毛子國帶回來的商品,隻用了三天時間,就被各路經銷商瓜分一空。

200萬盧布的商品,按照貨物的實際價值,恐怕賣3000萬rmb都不止。

當然,這說的是最理想的狀態。

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還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成本。

恰恰時間才是如今陳東最欠缺的。

因此,讓出去一部分利潤,能快速回籠資金,才是他的選擇。

200萬盧布,單純從貨幣價值來說。

毛子國銀行給出的彙率是1盧布兌換1.6美元。

但實際上,這個時期黑市的價格是1盧布兌換1.2美元。

一個是黑市,一個是銀行,隻需要一個來回,就能賺取0.4美元的差價。

按照這樣的操作,不出一個月,資金就像滾雪球般壯大,那還費盡心思搞其他門路幹什麼?

能出現黑市的原因,是因為毛子國還處於計劃經濟。

存在即為合理!

並不是說,你把盧布拿到銀行,就會給你兌換美元。

要真是這樣,那還要黑市幹嘛?

也就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按照黑市價格,1盧布等於1.2美元計算。

200萬盧布,也就是240萬美元。

折合rmb差不多1150萬。

然而。

陳東將價值1150萬元的貨物全部出手,總共回籠資金1560萬rmb。

相當於,這批貨隻賺了410萬。

聽上去,410萬已經不少了對不對?

但你仔細想想,從毛子國運送回來,6000多公裏的距離,期間還有關稅等。

把這些雜七雜八的費用扣除掉。

1150萬的商品,就賺了35%的利潤,這還叫跨國貿易嗎?

恐怕開個飯店的毛利潤都比這要高吧?

不過,生意能成為一門高深的學問,裏麵的門道夠多,也夠複雜。

最起碼,時間成本,效率成本,並沒有算在內。

看似吃虧的背後,陳東賺到了時間。

從資金的利用率來講,不是幾百上千萬能比擬的。

幾天內。

陳東和阿龍幾人,走訪了附近大大小小的工廠。

滿倉庫的滯銷商品,也讓陳東心裏樂開了花。

水果罐頭,食品罐頭,手套,皮衣.......

這些商品,幾乎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

然而,將這些商品運送到毛子國,就能在極短的時間內,變成大把的盧布。

之所以出現大量過剩商品,其根本原因,是人們對未知事物的過分擔憂。

88年國家對物價放開,從計劃走向市場化。

大到電視,冰箱,小到一針一線。

凡是商店,商場中出現的貨物,都被人哄搶一空。

有些家庭,一次性囤了幾十年都吃不完的鹽。

還有的家庭,皮鞋都囤了上百雙......

工廠也在巨大轟鳴聲中,開足了馬力,各種商品又很快出現在商店中。

直到這個時候,人們才冷靜下來。

發現,這些囤積下來的各種商品,他們需要用幾年,甚至幾十年才能消耗掉。

在這樣的背景下,重新生產出的緊俏商品,一下子成了無人問津的貨色。

其中,罐頭一類的食品生產得最多。

而這些,隻能成為滯銷品,被堆放在倉庫裏吃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