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陳東的話,劉輝明還是不太滿意。
“你讓我怎麼說你好呢?這不隻是一家汽車廠的事!”
“你們搞來了全套的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產工藝,而且根本不要授權使用費!你不知道,這是有多大影響的一件事?”
接著,劉輝明便向陳東說起了我國的汽車生產曆史。
一直到1985年,我國還沒有完善的汽車生產流水線,汽車的生產量相當低,一台車的生產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資源。
1983年,漢斯的大眾公司同意向我國提供技術支持,和我國合資建廠。
就這樣,我國才擁有了第一條汽車生產線,並用它生產出了第一輛屬於自己的汽車——桑塔納汽車。
其實,陳東了解過這段曆史。不久前,為了做汽車,又深入了解了一回。
這些,陳東當然了解,甚至知道得更多。
要不然,他也不會費盡心思從島國買來汽車生產線及全套技術了。
甚至說起來,他比劉輝明他們看得更遠,也想得更多。
在他看來,漢斯給的合資條件並不是特別優惠。
漢斯是既帶來了汽車產業先進的生產技術,也帶來了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理念,甚至是汽車上的每一個零部件,但他們原本並沒有想著幫華夏建立汽車工業體係。
而我國引進這個項目,不是為了學會組裝外國的汽車,而是為了實現國產化,建立屬於自己的汽車工業體係。
為此,提高桑塔納的國產化率成為這一時間裏中國汽車產業的奮鬥目標。
國產化率,正是陳東今天來找劉輝明的原因之一。
“劉哥,雖然我人沒在這裏,但是也一直在考慮汽車產業的發展。”
“想著怎麼讓它發展得更好、更快,更有利於咱們鵬城乃至國內其他地方的經濟、社會發展。”
劉輝明來了興趣,身子前傾,“哦,你有什麼想法嗎?”
本來,第一輛國產車從生產線上下線已經成了他的重大業績。
此時聽陳東說的這些,好像他有更大的目標、更好的方式。
就聽陳東說道:“不知道您注意到沒有,就在不久前,明珠市安亭鎮出台了一份文件,鼓勵個體私營經濟加入為桑塔納汽車提供零部件的行列。”
“噢,有這事?”劉輝明皺起了眉頭。
這個時代,雖說報業、電台、電視發達,不過,消息傳遞還不是特別快。
而明珠市下轄的一個鎮子的文件,並不會引起遠在鵬城的劉輝明的注意。
不過,雖然他沒有聽說過這件事情,此時聽陳東提起,他便一下子就在推演這件事意味著什麼。
當然,他知道,明珠人還是有頭腦的。
“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陳東又意味深長地問了一句。
本來就有些狐疑的劉輝明悚然一驚,不用陳東提醒,他已經想到了,“國產化?”
“對,中央一直都在提倡國產化,提高咱們自己的生產能力,不然,我們隻能給人家做個裝配工,這樣有什麼意思?對我們國家的經濟沒有多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建成配套的產業,總體提升,那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