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陳東沒有那麼優秀的話,肯定也無法入了林老的法眼。
最關鍵的是,林老對陳東的品質有了一定的認識。
他知道陳東是一個把國家和民眾的利益放在心裏的小家夥,而不是一心隻為賺錢的黑心者。
當然,陳東已經把事業做到如今的高度,就算不是全國首富,也是排在前列的。
如果陳東隻是把賺錢放在首位,那林老也就沒有必要和他繼續掰扯了。
既然陳東能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國家的發展上,支援國家建設,放在過去,就可以算是紅色資本家了。
雖然到了現在,這種稱呼已經很少被人提到,不過對一個支持國家發展的人,國家不會忘了他的。
陳東在和林老說起有關相聲的話題的時候,突然想到後世赫赫有名的、在燕京發展起來的民間相聲團體德雲社。
不知道它現在成立了沒有?
如果成立了的話,倒是可以給林老推薦一下。
當然,剛開始,德雲社肯定是比較稚嫩,很多方麵都不成熟,比如郭德綱和其他人的演技也都需要加強。
而陳東想的是,德雲社如果能夠得到林老的關照,想必也可以發展得更順利一些。
同時,他覺得自己也可以關注一下。
雖然他對相聲的興趣隻是一般,但是對於郭德綱和他的手下能夠把相聲這一門瀕臨滅絕的民間藝術重新發揚光大,倒是特別敬佩。
說句不好聽的,進了廟堂,被供奉起來的相聲,正在慢慢地僵死。
而作為真正的民間藝術,相聲講究的是“平地摳餅,對麵拿賊”,是需要直麵觀眾的,需要很多現場技巧。
相聲這門民間藝術,其實就像一個物種一樣。
失去生存危機之時,便是它的戰鬥力、生存能力急劇下降之日。
就像動物園裏的猛虎獅子。
它們習慣了被投喂,已經失去了在荒野中潛伏、狩獵、奔跑的能力。
如果驟然把它們放到荒野之中,它們麵臨的結局大概率隻是死亡。
“所以,現在國內的很多企業就像是現在的相聲,命運很接近。”陳東又強調一遍。
林老不由眉頭緊鎖,半晌後說了一句,“確實是這麼回事!”
可以說,全國從上到下,很多企業都麵臨著生死危機。
就是因為國有企業、集體企業被管得太死、養得太好,很多都失去了戰鬥力。
可是現在,它們都要承受私營企業、外資企業、合資企業所帶來的巨大壓力。
因為曆史原因和現實狀況,這些企業的產品質量不好、款式不夠新,營銷跟不上,管理方麵、各種福利方麵也存在著諸多問題,造成了極大的浪費,所以大都麵臨著生存的問題。
一直以來,這些問題都表現得特別突出。
特別是在中國提出入關,市場要更加開放的不久的將來,眾多企業將麵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陳東此時提出的這個問題,正是林老和其他高層苦惱的地方。
他們當然也知道症結在哪裏,但是國家這麼大,企業這麼多,涉及的範圍那麼大,人員又這麼多,真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隻是形勢已經到了如此嚴峻的地步,不改又不行。
改還有可能活,而不改絕對是個死。
關於怎麼改,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又沒有人能說出哪個想法最好,隻能是摸著石頭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