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一定要掌握糧食的話語權!(1 / 2)

陳東輕咳一聲,明白了,自己這還是要好好講的。林老不愧是帶過兵,打過仗的,忽悠起人來一套一套。

好吧,既然要講,那就好好講,把自己前世所經曆的,了解過的都講一下。

這樣,可以讓林老對於華夏農業方麵未來可能踩的坑好好講一下。

如果林老能推動一下,讓華夏在發展中少踩幾個坑,早點作出對某些方麵的改變,那就再好不過了。

說句實在話,在華夏這麼大的國家,任何一項政策的出台,影響的可能都是幾千萬甚至幾億人。

自己的這些建議,如果能對一部分人產生好的影響,那就不得了。

想到這裏,陳東更加打起精神來。

“首先,我們得承認這篇文章說得有一定道理。”

“咱們華夏老話說,農為國之本,‘民以食為天’。時至今日,科學技術雖然已經很發達,但人仍然要吃飯。而漂亮國的國務卿也說,誰控製了種子和糧食,誰就控製了全人類。”

“而要解決吃飯問題,就必須提糧食問題和農業問題。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

林老聽到陳東說的這三句話,頓覺眼前一亮,說得太精辟了,“無農不穩,無工不富,無商不活。小陳,你這話總結得好啊!”

王秘書也是一臉不可置信地看著陳東。

麵對林老和王秘書的讚歎,陳東卻不居功,而是說道:“這是江南省民間流傳出來的一種說法……怎麼,你們沒有聽過嗎?”

在前世,這個說法由民間直達廟堂,數次被萬副總理引用。甚至《紐約時報》也發表社論,評論這三句話,認為它體現了一種前瞻性。

當然,林老和王秘書不知道陳東所說的這三句話,是前世江南省的人精總結出來的,而隻以為它是陳東的高見。

所以,聽到陳東說出這句話的出處,他們也有些驚訝,沒想到陳東居然是這麼一個人,實在,而不是把所有的好處都占了,把這種殊榮也搶到自己手裏。

“所以,糧食問題是國家穩定的根本問題。曆朝曆代,除了外族入侵,最終導致民變不斷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天災人禍導致的糧食不足。當然,外族入侵也和王朝末期的土地兼並脫不了幹係。”

“我們華夏,雖然很多書上說是地大物博,但我們隻有不到全球9%的耕地麵積和6%的淡水資源,要解決的,卻是占全球19%的人口的吃飯問題。”

“所以,我們必須把華夏人的飯碗牢牢地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裏。”

林老讚許地說道:“你的想法,可比我們許多同誌的認識都要深刻。雖說現在是和平年代,真刀真槍的拚殺幾乎沒有了,但並不代表各種陰謀詭計就沒了,危險就消失了。”

“有很多地方做不好,是要出人命的,甚至造成巨大的損失,讓我們的事業受到嚴重挫折。”

對於林老的說法,陳東深表讚同。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問題。

這個世界如此複雜,兵不血刃的事例也有很多。

“我們華夏是個大國,就要有大國的擔當,怎麼能授人以柄,自曝其短?就像委員說的,原子.彈,別人有,我們也要有。”

陳東說著這些,心裏想的,卻是自己有了這麼大的一個企業,很多東西還是浮在表麵上的,沒有真正的根基。

“就像剛才說過的,種子、水、土地、肥料、科技、人口,這些都會影響糧食生產。”

“再大的,就是咱們的糧食購銷體係、農業稅。其實我覺得,還得加上更多,從全局的角度去看,比如農村、農業、農民,這可以概括為‘三農’。”

“而造成‘三農’問題的,包括咱們施行的城鄉二元分割政策,建國以來所執行的工農業剪刀差、以農促工、以工補農,甚至咱們的扶貧政策,等等。”

聽著陳東所說的這些領域,林老的表情越來越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