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銀行目前給出的存款利率是11%,換言之,在裏麵存一萬元,一年後,連本帶息就能得到11000元。
這個利率不可謂不高,在同一時間,這個利率比漂亮國整整高出了一倍多。但由於期貨遠期外彙市場對泰銖持續看低,即使再提高利率,也吸引不了美元資本的回流。
而且,利率水平主要是針對國內市場的流動性。一般中央銀行不方便頻繁變動這個數據,除非是遇到通貨膨脹,需要打壓國內商品價格過高,才會在原來的基礎上提高存款利率。
簡單來說,市場的錢變多了,而商品的數量不變,這些商品就會水漲船高,變相提價來應對貨幣過多這種情況,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通貨膨脹。
如果把市場流出的錢收緊,市場上可流動的錢就會變少,相應的物品的價格自然會下跌,而通常使用的辦法就是提高銀行存款利率,通俗的話叫加息。
當馬拉加劈裏啪啦講了一大通專業術語,二號聽的是一個頭兩個大,雲裏霧裏的,不過總算是明白馬拉加是在向他委婉地表達不能加息。
相比起東南亞其他國家及地區的政治壓力,二號看重的還是國內的經濟形勢,他心有不甘的追問了句:“即使這樣的話,就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了嗎?”
“抱歉,真的沒有其他辦法,隻能放棄現有的盯住美元彙率製度,讓泰銖跟隨市場化進行浮動利率。”
馬拉加苦笑一聲,就差指著二號的鼻子說,你特麼在想什麼呢,現在隻能讓泰銖貶值這一條路走。
“讓我再想想!”二號的聲音聽起來沒半點波瀾,沒人清楚他究竟在想什麼,說罷,電話也隨之掛斷。
馬拉加苦笑一聲,隨即他臉上的表情一滯,瞬間由呆滯到驚恐,最後逐漸成了驚訝。
他忽然意識到一個更加嚴重的問題。
掉期外彙交易。
是指:外彙交易者,在買進或賣出一種期限,在一定數額的某種貨幣交易的同時,賣出或買進另一種期限,數額相同的同種貨幣的外彙交易。
通俗點來說,外彙交易是兩種貨幣的互換,但是,一旦涉及跨國貿易的時候,就需要考慮外彙方麵的風險。總不能5泰銖買完一個蘋果,還沒等運回國內,價值5泰銖的蘋果就變成了4泰銖,這招誰說理去?
而掉期外彙交易,就是針對這一種需求而產生的金融衍生品,就好比你買完汽車,總需要買個保險是一個道理,這點無可厚非。
但問題恰恰也出在這裏。
精明點的資本並不隻限於兩種貨幣的實體互換,而是在此基礎上還加入了信貸環節。這就有點類似通過保單可以貸出一筆錢,用完不需要的時候再還回去,而背書的有三個方麵,保險公司,保單,和個人資產。
掉期外彙也有類似的功能,即通過掉期外彙的形式來放出資金,造成大量資金湧入的虛假繁榮,等到泡沫被戳破的時候,再縮回貸款,這樣在短期內,就會消耗掉大量的外彙儲備,進而威脅到整個外彙體係。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虛假貿易,和國外的金融機構進行掉期外彙交易,避開泰國銀行的監管,從而獲得巨額的資金。
你泰國政府不是掐斷銀行不準放出貸款給國外公司嗎?那好,我就繞開你,通過掉期外彙的形式,增加虛假貿易訂單,從而獲得大量泰銖,再把這些泰銖賣出去獲得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