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陳東也坐在會議室最後一排,正義凜然地看著這些專家學者的麵目,十分不屑地說:“今年六月份,長江一定會暴發洪水險情。”
“也許各位覺得是我危言聳聽,覺得我發表這一番言論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
“不過我告訴各位,龍騰已經劃撥了100億美元用來在全球采購救災物資。”
“現在龍騰在長江中下遊地區,已經建立了12萬個小型倉庫,相關的物資也陸續運到了華夏。”
“我還是堅持我的看法,天災無情,真到了那個時候,我們再用什麼應急處理預案,根本就來不及。而且據我所知,即便是最高等級的處理預案,也沒有辦法應對年中的洪水。”
“因為這次暴發的洪水太突然,洪水席卷的地區規模實在太大了。”
陳東是經商的,而那些學者,專家都是滿腹墨水的知識分子,文人向來看不起這些唯利是圖的商人。對於陳東的這一番話,他們很奇怪陳東為什麼會願意拋出上百億來應對一個半年之後,甚至還沒有苗頭的所謂的洪水災情。
現在的局麵是,陳東一個人麵對著十幾個對他持反對意見的專家和學者。
林老坐在主位上,默默地歎了一口氣。
當時陳東拜托他在華夏建立應急工廠,采購救援物資,同時將長江中下遊地勢低窪區的居民轉移出來。
這麼大的行動,光靠陳東的所謂的預言,可沒有依據啊。
林老壓低聲音有些心虛地對幾位專家說道:“此事事關長江中下遊上千億人的生命財產安全,請各位專家還是謹慎謹慎再謹慎!”
“......再多做幾次模型的研究,務必要得出準確的有科學依據的結論。”
幾個專家和學者麵麵相覷,雖然從他們做出的模型來看,洪水應該是有,但是普通的應急處理預案就足夠應付了。
這段時間長江中下遊,包括長江上遊凍土層,確實是出現了不少的異常。
但是把這種異常放到長江路幾十年來的氣候變化上來看,就顯得非常的微小。
最重要的是,開放之後的數十年來,長江中遊、上遊由於地勢落差的優勢,建立了不少水庫和水電站,這些不管是水電站還是水庫的建立,都會同時修建大壩,有了這些大壩的調節,即便長江會大麵積降雨,也不見得一定會引發洪水災害。
“要不,我們再回去研究研究?”其中一個年輕的學者猶豫著說道。
“哼!”
年長的學者雖然覺得此事複雜又勞心勞力,但是有了林老和幾個年輕學者的支持,他們還是點了頭。
此時,阿芳跟內地方麵的生產企業談條件,預備在華夏建廠。
一來是為了降低采購救災物資的成本,二來是為了更方便靈活地調動和生產救災物資。
她同時在東南亞提出“百億懸賞”的旗號,在東南亞大肆收購燃油,衣物,食物,幹果等等。
東南亞的生活用品公司,電氣設備公司對這筆百億懸賞十分地眼饞,紛紛主動找上龍騰,想要達成合作。
由於阿芳林老的采購小組並沒有在采購物資的要求上,設下太高的門檻,所以隻要是一般的大型中型企業,隻要他們能把價格壓低,隻要他們能夠保證穩定地供貨,阿芳都跟他們簽了合約。
現在龍騰所準備的救災物資一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阿芳和全體采購小組到歐美,東南亞,南亞等地區通過遠洋運輸運送到港口,如今正在港口的倉庫裏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