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為民轉業到玉嶺鎮的消息,像雷雨來臨前的狂風一樣瞬間刮遍了大柳村的角角落落,鄭為民的爹鄭三根和娘田臘梅,感覺很沒麵子,整天在家唉聲歎氣。
相當初兒子考上大學那陣,再後,是當了特種兵連長那陣,鄭三根和田臘梅走在鄉親們麵前,感覺臉上有光,很受村上人尊重。
不管在村巷裏,還是田野裏的小道上,隻要遇到鄉裏鄉親,自己還沒來的急向別人打招呼,別人已經向自己問候了。
夫妻倆一輩子泥一把,汗一把的莊稼人,人家憑什麼給你鄭三根,田臘梅的麵子,不就是衝著兒子爭氣,才給你三分薄臉嗎?
兒子是他夫妻二人的腰杆,夫妻倆雖然窮一點,但兒子有出息,在他們看來,比吃山珍海味,穿金戴銀要強百倍。
那些時日,幸福天天溢滿在這對老夫妻的臉上,看天天藍,看樹樹綠,看人人爽,世上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可現如今,兒子連縣城都沒能留下來,盡然轉業到玉嶺鎮上,真是丟煞人,玉嶺鎮是紅石縣最偏最窮的鄉鎮,不僅工資低,有時隻怕連工資都難保障。
這下好了,兒子以後整天和鄉下的泥腿子們打交道,隻怕以後連城裏媳婦都難找了,更別指望兒子升官發財,光宗耀祖了。
現在見了村子裏的人,鄭三根和田臘梅恨不得把頭埋進褲襠裏,連正眼都不敢看別人,生怕讓人笑話夫妻倆沒本事,兒子找工作,夫妻二人表麵風光,結果連個人毛都找不到,隻能眼巴巴看著兒子,被人像砌牆的磚頭一樣,挪來挪去,結果挪成了邊角料。
好在大柳村民風純樸,村民們都是鄉裏鄉親的,並沒有人因為鄭為民沒能留到城裏,而在背地裏笑話臘梅夫妻倆。
見了田臘梅和鄭三根,依然老遠打著招呼,有時看夫妻二人不開心,還時不時安慰兩句,開幾句玩笑,。
一日,老光棍響林在水溝旁放牛,見一臉愁容的三根走了過來,心裏實在看不下去了,安慰道:“三根,你也真是的,不就是兒子分到鎮裏上班嗎?何必整天丟了魂似的,你和臘梅該心足了,別整天想著一鍬挖到個金娃娃,這得慢慢來,全村就出了你家為民一個名牌大學生,還到部隊當了幹部,這孩子爭氣,好事都落到你家頭上了。”
“鎮上就鎮上,哪裏不是人呆的地,毛老頭子說的好,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裏大有作為,我看為民這孩子是塊當官的料,以後說不定當個鎮長,書記啥的,到時,你倆老夫妻嘴都要喜歪了,為民這孩子懂事,能吃苦,腦瓜子也靈,你們放心,到哪裏,這孩子都吃不了虧。”
說完,老光棍響林用手指了指鄭家莊村子後麵,無奈地搖著頭,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說道:“你瞧瞧鐵虎家的三小子海潮,跟為民一起穿開襠褲長大的,在上海打工,過年回家,拿不到錢,把人家老板給打傷了,現在還關在牢裏,鐵虎這狗日的,管他娘**,還不是一樣好吃好喝,整天笑嘻嘻的,啥事都沒有,這事要是攤在你身上,還不要愁死呀,人啦,還是想開一點,別給孩子太大壓力,人一輩子飯碗是生定了的,急也急不來,順其自然,為民要是命裏做官,到時想不當都不行,這就人的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