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 組織部長的心事(1 / 2)

鄭為民雖然是農村長大的孩子,但在沒當村支書之前,對農村的情況並不是很了解,他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一直忙於學習,一心想著跳出農門,光宗耀祖,為自己奔一個好前程,心思基本全部放在書本上,加之自己長期生活在農村,對農村的環境和農民的貧困及生活習慣,司空見慣,甚至有些麻木了。

上了大學,然後再特招入伍後,漸漸地遠離了農村,對農村和農民的問題,更不可能有多深的了解,他甚至根本就沒有認真思考過農村和農民的問題,直到轉業後,被副縣長秦守國貶到玉嶺鎮,確切地說,他被貶到牛背村後,才真正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對農村和農民開始關注。

當他了解到農民的貧困,村領導的不作為和**,以及製約農村發展的環境,農村的各種困難和一些不可調和的矛盾之後,內心對農民的關切同情和自身無力改變現狀的苦悶深深地刺痛著自己,無形中一種責任感襲上他的心頭,甚至一度忘記了自己不是被派過來真正幫助牛背村的發展,帶領農民致富和什麼落後黨支部建設,而是被貶到這個窮山溝來,永遠不得翻身的現實。

自從把牛背村的村支書記賴寶林和村主任李二狗兩個村裏的蛀蟲整下去,自己當了村支書之後,他決心要讓牛背村改頭換麵,讓牛背村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過上美滿幸福的小康生活,他現在對牛背村的情況了如指掌,自己發展牛背的宏偉藍圖早已醞釀成熟,並已開始付諸行動。

此刻,見處長王元明想考一考自己,鄭為民自信滿滿,不覺侃侃而談,從牛背村的地理位置,人口數量,田畝,山地,水麵多少等基本情況入手,再到牛背村當地發展的優勢和劣勢,存在哪些不足和困難,以及未來如何發展牛背村的經濟,帶領老百姓致富奔小康,如何建設牛背村美好生活家園等等內容,如數家珍般的向王處長一一介紹。

鄭為民很聰明,他知道官場複雜,對於華天宇來牛背村投資一事,隱瞞了下來,並沒給處長王元明說,他不知道華天宇的哥哥華副省長跟省委組織部部長何江洲以及和其他省委領導的關係如何,因為投資牛背村男人草是個敏感的問題,如果自己說漏了嘴,萬一消息被王元明傳開,被人關注,成為別人的把柄,給華天宇帶來不好的影響,就得不償失了,這是自己不願看到的。

處長王元明被鄭為民對基層的熟悉,侃侃而談的口才,清晰的發展思路,一些不同凡響的見解和一心為民的為官理念所深深折服,他想不到一個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許多人還在懵懵懂懂玩著電腦遊戲,挖空心思泡妞,玩浪漫,耍酷,過了今天不管明天,甚至還責怪父母沒給自己找份好工作的時候,鄭為民這個年輕人卻開始了他官場生涯的第一站,在村支書的崗位上,為全村二千多男女老少的吃好喝好住好穿好的美好明天,絞盡腦汁,無私奉獻著。

處長王元明從鄭為民說話的語氣和神態中,沒感覺他有絲毫的胡吹和賣弄,而是一個有誌向的年輕人心係天下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從內心自發的流露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