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說,快說,秦鎮長,抓緊時間,考察團很快過來,不然來不急了。”操鵬海本來是想著開車去路上迎接考察團一行,市長伍懷嶽不太喜歡這一套,想著林野不是什麼正經的投資商,沒必要搞的那麼隆重,趕緊給縣長喬東平交待,別開車出來接,在鎮政府門口等著就行了。
操鵬海聽見是伍市長要求不搞什麼迎接的,也不敢違背了他的意思,要知道下級遠道恭迎上級領導來檢查,領導主動不讓去接跟下級主動不願意去接,完全是兩回事,前一種,領導主動說不讓接,有他自己的理由,但下級的禮節已經做到了,隻是被自己中止了,說明下級心裏有領導,領導自然不會怪罪。
後一種,領導沒說讓下級去接,但也沒反對下級來接自己檢查,下級不管出於什麼理由,要是沒去接駕,麻煩就來了,在領導看來,說明下級心裏沒個數,不懂禮節禮貌,或是有意不給自己麵子,下級恐怕離下台的日子不遠了。
要知道華夏是個禮儀之邦,自從西周周公旦製禮作樂以來,不管哪朝哪代官府或是民間百姓,都把禮儀,禮法和禮節禮貌看的非常重要,尤其官場更是如此,下級對上級如果失了禮數,等於打了上級的臉麵,手握重權的領導能主下級有好果子吃。
所以,一般聰明的下級在這種情況下,不要上級沒說不讓去接,就算上級明確說了不讓去接,下級也會主動相迎,就算領導生氣,但那是表麵上的,其實領導的內心還是十分高興的,這說明你尊重他,心裏有他,因為領導是人,是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更何況身處高位,手握下級升遷的大權,向來對尊重和禮節非常敏感的領導,就更不用說了。
所以說,為什麼在華夏的任何單位,下級如果在樓道裏碰上了領導,趕緊站住向領導問好,謙虛的領導會笑一下或是點個頭回禮,不過,有些自以為是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領導,甚至看都懶得看你,更不要說給你回禮了,遇到這種情況,盡管下級自尊受到了挑戰,心裏雖然把領導祖宗慰問了一遍,但麵子上還得笑,得忍著不發,下次碰見此等領導還得主動打招呼,一個是怕得罪領導,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華夏幾千年的禮數已滲透到每個人的骨子裏,見了領導不打招呼問候一聲,總感覺缺少點什麼,總不是個滋味。
從某個角度,禮是個好東西,對穩定社會秩序,維護統治階級的利益很有好處,從另一個角度,禮又像個包袱,讓炎黃子孫壓的喘不過氣,無形中生出很多的無奈,倒不如建國才隻有二三百年的米國人活的輕鬆自在。
此時的玉嶺鎮黨委書記操鵬海倒很希望去接領導,但一想到島國的林野次郎要來考察男人草,心裏很是著急,替華天宇擔憂是重要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操鵬海是無論如何都不會對人透露的,那就是他的爺爺,在島國侵華戰爭時期,在地裏幹活時,被島國兵槍殺,從小到大,他對島國人沒什麼好印像,可以說是恨之入骨,之所以,現在寧願不去迎接考察團一行,也要急著想出對策對付林野次郎,原因就在這裏。